再说展览开幕式

苏高宇

2023-10-12 11:49:00

已关注

图片

苏高宇

画家 作家




再说展览开幕式


文|苏高宇

刊于《艺术市场》2023年9月号


如果你的用意不在于作品,不在于观众,观众便无意将目光聚焦在你的作品中间。


7年前,笔者曾写过一篇文章《煞费苦心的开幕式》,指出当下的书画展,逢展必办开幕式;而开幕式的核心只在一个“式”字,“‘式’,‘势’也。开幕式开得不同凡响、气势磅礴、声势逼人、高不可攀,便意味着其艺术成就必高出庸众,超凡脱俗,世稀其匹,一时罕有骖靳者。”因此,展览是否“圆满成功”,其关键不在于作品水平如何,而在于如何借开幕之式造出声势、先声夺人、气势非凡、势不可挡,将“式”——“势”的文章做足了,展览便大功告成。于是乎,在这样一种强劲的“势头”下,但凡全国的书画展,不论主题、规模、水平如何,“观众”通常集中在开幕式的几个小时之内。开幕式结束,就等同于展览结束,气数已尽,接下来一连数日,展厅内真正的观众往往寥寥无几。记得有一年,笔者随梅墨生先生到沈阳博物馆做讲座,进入展厅后发现人头攒动、观者如潮,原因是展出的作品中有沈博专门从故宫博物院借来的《清明上河图》,引得大批观众慕名而来。


据沈博的同志介绍,除此之外,多年来沈博只出现过一次排长队、看展览的盛况,便是某年在馆内举办的西方名家油画人体展……那么,排除古代名家作品展和西方油画人体展之外,举国上下,大大小小、连续不断的当代书画作品展,何以在开幕式结束后屡屡出现门可罗雀的现象呢?这里,除社会因素之外,不得不说,这跟我们的书画家举办展览的私心与动机密不可分。说白了,书画家借展览之名,行沽名钓誉之实,其所思、所想、所言、所行,在观众眼里必如镜取影一一皆可照鉴。你有几分对待艺术的真诚、几分对待观众的态度,答案都写在作品里;同时,观众也会给予无言的回应;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用意不在于作品,不在于观众,观众便无意将目光聚焦在你的作品中间。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你越是想借开幕式大造声势,也就越发说明你的作品经不起观众目光的检验,你展览的目的也就越发具有欺骗性,那么,观众也越发对这种行为嗤之以鼻,对你的作品不屑一顾。


事实上,在笔者看来,书画展览的真实目的无外乎两点:一,通过展览,书画家可以搭建一座与社会和业内人士进行有效沟通、平等交流的平台,借此机会,提升自己,继而通过作品的真实水平理直气壮地扩大自己的艺术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二,作为真正有成就、有影响的书画家,就更应有一份文化担当,那便是通过公开展览的形式,用自己成熟的作品与观众对话,强化人们的审美体验,引导群众审美眼光,正不失为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而做出的有益探索和努力。然而,相比之下,书画家举办展览,没有一份对于艺术的虔诚与敬畏之心,没有一份积极为社会传播美的责任与信念,一心只想着如何通过展览进行虚假宣传,视艺术作品为商品,从中渔利,则此种打着传播中国文化与推介传统艺术的展览行为,其影响于社会的不是多多益善,而是多多益损。


无疑,此种行为已不具备真善美的特质,与艺术家应该坚守的精神追求业已南其辕而北其辙,是一种典型的浮夸风在作祟,不可不予以遏制。好在,这种现象在遭到众多有识之士批评的同时,一些有实力、有思想、坦荡而自信的优秀艺术家已经开始自觉抵制这种不良风气,并以身作则、从我做起,将书画展览回归到展览的本来意义上来。比如,2023年8月6日,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旷小津先生在长沙举办个人画展,就公开表示展览不搞开幕式。8月19日,中国美协理事、湖南美术馆首任馆长魏怀亮先生在长沙举办个人画展,亦公开申明展览不搞开幕式。旷小津、魏怀亮两位先生在湖南乃至全国都是具有相当影响的画家,他们如果要刻意举办展览开幕式,展示人脉,想必一定声势浩大。但是,他们不约而同地以最朴实、最真实的姿态,以“不搞开幕式”这种看似简单的展览方式推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个展,使得书坛画苑展览风气为之一开,令人喜悦。那么,有旷、魏二位登高一呼,接下来,是否响应者众;继而以此为契机,在全国书画界掀起一股破除顽疾、扭转风气的潮流,我们拭目以待。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

0条评论

    杨冬江:人工智能时代 设计教育如何因时而变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作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鲜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0评论 2024-04-03

    两种生成性:从谢赫六法到人工智能六法

    如何阐释当代人工智能的生成性逻辑,是2023年以来最为关注的社会议题。学界现有阐释主要将人工智能的历
    韩涛,何理达 0评论 2024-04-02

    曹汛: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

    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Lin Huiyin’s Cover Design of&
    曹汛 0评论 2024-04-01

    林徽因:敦煌边饰初步研究稿

    今天是林徽因教授六十八周年忌辰,《建筑史学刊》公众号特别刊发原载于《建筑师林徽因》(清华大学出版社,
    林徽因 0评论 2024-04-01

    王凯飙:中国描金工艺与日本莳绘的比较研究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漆器文物中有大量黑地金髹纹样的漆器,有传统描金器物,也有清宫仿制的仿洋漆,如黑漆描金
    王凯飙 0评论 2024-03-28

    让幸福可见

    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幸福是生命的终极目标。我们之所以也追求其他目标——财富、荣誉、权力、健康、美貌等
    陈正达 黄倩 0评论 2024-03-20

    金浪:消除烦闷的审美方案

    五四运动中学生上街游行摘 要 迄今对中国现代美育运动的考察,多注重思想层面,却较少关注其与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周施廷:丢勒的几何学——德意志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开始

    丢勒 《圆规直尺测量法》中的“测量装置图” 1525 木刻版画&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设计文化”视域下的“文化设计”:中国传统造物方式现代转译的辨析与探索

    内容摘要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语境下,为了探索如何构建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立场的当代造物方式,本文针对当前理
    张明、贾路思 0评论 2024-03-18

    人工智能与艺术创造的危机

    德国观念艺术家博伊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说“人人都是设计师”。他们想
    周博 0评论 2024-03-17

    “在生命中绽放——朱乐耕环境陶艺特展”研讨会纪要

    2024年1月21日,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与SAC东南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在
    艺术中国 0评论 2024-03-06

    韩子勇:从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看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从内容形态上,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中华文化对“中国
    韩子勇 0评论 2024-03-01

    作为字体排印的程序——《整体性字体排印》

    1946年,马克斯·比尔[Max Bill, 1908–1994]在《瑞士图文传播》[Schweiz
    卡尔·格斯特纳 0评论 2024-02-07

    中国古代茶叶包装形态及包装设计嬗变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非常悠久的产茶和饮茶历史。《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
    吴余青 、陈培瑶 0评论 2024-02-01

    祝帅|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的历史传统

    在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以下简称《学科目录》)中,“艺术学”一词既指学
    祝帅 0评论 2024-01-29

    艺术与设计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