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文物“马踏飞燕”在表情包设计中的研究应用

韩璐璐,顾文婷

2023-10-25 15:57:00

已关注

文章通过表情包的形式将“马踏飞燕”进行创造性表达进而达到宣传继承和发展文物本体的目的。结合当代设计的审美和受众群体心理需求,将“马踏飞燕”形象萌化,注入新潮网络语言,同时将其从静态延展到二维动态,探索“马踏飞燕”表情包设计策略。设计出一套完整的“马踏飞燕”表情包作品及衍生品。该作品保留了“马踏飞燕”特征形式,创新了形象及设色,是一种让国宝“活”起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马踏飞燕;表情包设计;文物;创新


文物在当下时代,不仅是藏在博物馆里的宝贝,更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瑰宝。寻找、探索出符合当代受众审美且易于被受众接受的新的文物表达方式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文物类综艺将文物从幕后搬到台前,唤起了人们对文物的新热情,同时人们对文物衍生出的文化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攀升。


“马踏飞燕”作为一件被写进教科书里的国家级文物,代表着我国汉代卓越的工艺和技术水平,彰显着汉民族昂扬的民族气节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将“马踏飞燕”以当下年轻人追捧的表情包形式进行创新性表达,探索文物与表情包结合的创新设计策略,既是在挖掘文物于新时代的价值,更是在找寻“文物活起来”的时代意义。


一、研究背景


(一)“马踏飞燕”概述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或“铜奔马”,19699月22日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在雷台汉墓出土的三百余件古物中,“马踏飞燕”艺术价值最高。“马踏飞燕”的命名,几经波折,至今并无确切定论。在《人民日报》的报道中,首次将“马超龙雀”这一名称搬上公众视野,于是关于这件国宝的名称、造型、历史溯源、铸造技术等等的学术界“争论”便开始了。但是,社会大众对于“马踏飞燕”的接受度明显未曾受到纷纭复杂的学术研究的干扰,反而“马踏飞燕”这一很早就被学界质疑并放弃的俗称,却因为饱含诗意助长了文物的传播。

“马踏飞燕”(图1),整体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厘米,重约为7.15公斤,青铜铸造,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马踏飞燕”整体造型写实、神态灵动、比例精准。马匹健硕丰腴,四肢纤细,展现灵活矫健之态。马首左倾且向上扬,马口微微张开,仿佛正在疾驰中嘶鸣。右前腿向前弯曲腾空,与全力后伸的左后腿相持平衡,右后腿前伸至马腹正下方,下踏一只燕形底座,燕大张双翅,马下疾飞。显然设计者经过周密严谨的力学计算,才能使整个雕塑在视觉上达到完美的动态平衡。整件雕塑作品动势极强,细微之处无不诠释飞速疾驰的神态韵味,彰显了汉代雕塑铸造业的水平之高。时至今日“马踏飞燕”仍令众多学者、艺术家及前去参观的民众叹为观止。


(二)“马踏飞燕”设计现状思考


“马踏飞燕”一经出土,便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其成为国家旅游标志后,更是闻名四海。在当前国宝文物“活”起来的大背景下,一大批文创设计师及文物爱好者叩开了基于“马踏飞燕”文创设计的大门,于是有了现在市面上所能见到的“马踏飞燕”等比例缩小的迷你摆件、钥匙扣、冰箱贴、胶带纸、贺卡等。除了这些传统物件,2022年初,甘肃省博物馆推出了基于“马踏飞燕”衍生出的系列文创产品,其中包括“绿马头套”及以 “丑”出圈的系列毛绒玩具(图2)。此系列毛绒玩具一经推出,便引发轰动,网友对其外观、造型及色彩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但值得庆幸的是,以丑爆红为其拓宽了销路,也让人们从社交软件中记住了这只丑萌丑萌的小绿马。


在这些有关“马踏飞燕”的文创设计中,除了“马踏飞燕”系列毛绒玩具对“马踏飞燕”原本的造型、神态做出了些许改变外,其余设计大多都是在“马踏飞燕”原本造型的基础上将图案进行等比放大缩小,或将图案重新组织排列而制成的文创设计产品。目前,市面上基于“马踏飞燕”的文创设计虽还在不断探索中,但整体品类较少,创新感弱,并没有出现“百花争艳”的繁荣景象。究其原因,思考如下:


1.“马踏飞燕”1983年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其外观形象及特征国内熟知度较高,因此在形象上的创新比较受限。


2.“马踏飞燕”这件国宝从出土到现在,“迄今没有一个公认的结论”,以至于在中国和联合国发行的纪念邮票上都只有“形象”而无“冠名”。“马踏飞燕”虽历史久远,科考价值高,但目前在学术界依旧存在署名、形象和所属朝代上的争议,无论是有关“奔马”是什么马,还是“踏鸟”踏的是什么鸟,以及其究竟源于哪个年代都存在不同的声音。因此在这种理论、史论基础研究不充分的情况下,后续建立的文创设计便会很难立足,故而文创设计师的创意表达由此受限。


笔者认为,纵使基于“马踏飞燕”进行文创设计面临诸多溯源困境,但只要设计师立足文物本体,在保证文物整体特征基调不变的情况下,寻找到适合当下时代审美的创新方式,便可进行大胆尝试。对文物进行现代化表达的目的不止在于教科书式的知识照搬,更应该注重其历史内涵及精神价值,这也是避免文物创新过程中产生同质化产品的有效手段。


“马踏飞燕”的艺术价值


(一)审美价值


1.“马踏飞燕”精湛的写实主义。我国的青铜器铸造品类及数量从夏朝、商朝、周朝开始增多,但其造型受铸造方法及铸造工艺的限制,成品大多为拟形器,并不精致。到春秋时期,模印法和失蜡法的出现虽助力了青铜器铸造工艺的发展,但高度的写实手法运用,大多出现在平面画如壁画、岩画或者半平面的画像石画像砖上。立体雕塑中使用高度写实的方式进行表达在那个时代并不常见,尤其是“马踏飞燕”这种青铜材质的雕塑作品,更是不可多得。同样出自汉代的马,现藏于茂陵博物馆的马踏匈奴石刻中的马就显得粗犷雄厚,与“马踏飞燕”中的马形成鲜明对比。由此可见古人已灵活掌握针对不同材质的艺术表达方式。


2.“马踏飞燕”精致的浪漫主义。虽然马足下踏的究竟是何种鸟备受争议,但我们依然不得不感叹当时工匠们天马行空的精致浪漫主义。“一日千里”出自《庄子·秋水》,一日而驰千里也,用来形容马的速度之快,现代人也用一日千里来形容事情的进展速度。在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中,不难找到马和燕子共存的画面,可见在汉代用燕子衬托马匹速度之快已成为一种程式化表达,但画像石画像砖中的马和燕大多都是一个天上飞一个地上走的传统模式,“马踏飞燕”首次突破这一传统,马将燕子踏在脚下,做凌空疾驰之态,可谓天马行空的浪漫创举。


(二)历史文明传承价值


马在我国封建统治时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古人骑马开疆辟壤、征战沙场,早在战国时期,骑兵就作为一种独立的兵种出现了。进入两汉时期,由于征战匈奴、游牧民族的需要,迎来了骑兵发展的黄金阶段,官马制度也是在这一时期确立的。汉代墓葬大量出土的文物砖石中多有马的形象,因此不难看出,汉代对马的热爱空前绝后,马在当时不仅仅被当成作战工具,更象征着国家繁荣的经济实力,彰显着国家的社会地位,侧面反映国家的财富多寡。时至今日,我们常用含有马字的词语、成语来形容事物发展速度、人生成就和对遵守诺言的赞美等,在设计中,设计师也常用到马的昂扬姿态表现稳健、朝气的设计理念。因此,马更像是一种精神载体,承载着汉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表达汉民族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因此,对“马踏飞燕”文物进行表情包设计应用,就是在传承其艺术价值。试图以当下自媒体产品为传播媒介,夯实“马踏飞燕”的群众基础,拓展“马踏飞燕”的文创产品设计思路,传承文物带给当下受众的民族精神内涵。


“马踏飞燕”表情包设计策略


社交类APP的发展,助力了表情包的产生、传播与创新性转化。年轻人在网络聊天社交中使用更直观易懂的表情包代替文字语言表达个人感受、传递个人情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距离。在当今文物“活起来”的大背景下,设计师聚焦藏在博物馆中的文物,并基于文物本体制作出各式各样的表情包以达到科普宣传文物本体的目的,而受众群体在使用表情包的过程中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设计师想要传达出的文物的精神内涵。正是通过这样一种符合当下流行审美的表达方式,让文物“活”了起来。因此,探究“文物+表情包”结合的创新设计策略,吸引更多的观众关注文物、关注传统文化显得十分有必要。


(一)“萌”化处理,满足受众心理


95后、00后是表情包使用、传播的主力军。这一群体也正是时代发展的见证者,他们比上一代人更大程度的受到良好且系统化的教育,他们关注我国传统文化,也致力于创新、发展、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根据2019年博物馆参观人群研究发现,参观博物馆的主要人群年龄在18~40岁,占参观总人数的9成以上,主要以学生和职场人士为主,博物馆正逐步成为年轻人的潮流社交场所。因此充分调研这一受众群体的心理需求对“马踏飞燕”表情包的成功创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9500后文物表情包使用情况调研得出:95后、00后群体对近来火热的文物表情包产品表现出强烈的需求,同时对文物表情包的设计感表达了更高的期待,认为目前市场上存在的文物表情包设计感较弱,大多是“复刻”的产物,很难产生亲近感。“萌”语言又备受年轻人追捧,因此,将原本冰冷的“马踏飞燕”从造型到色彩进行“萌”化处理,在保持文物本体特征形式不变的的前提下,满足受众心理需求,传播和发展文物本身文化内涵。


1.造型“萌”化。“马踏飞燕”造型写实,比例精准,青铜材质质感冰冷,这些特征大大降低了它的亲和力。人类视觉心理特性显示,圆润线条相较于棱角分明的线条更具有亲和力,也让人更舒服。因此该设计将高度写实、棱角分明的“马踏飞燕”圆润卡通“萌”化处理,既保留了“马踏飞燕”的基本形式及部分特征,如“马”“燕”共存、扎起的马尾等,又简化了原本写实复杂的造型。“萌”化后(图3)的造型具有良好的视觉感官体验,飘逸的鬃毛,硕大的脑袋,时尚的滑板,撅起的小嘴,这些融合当下流行审美的“萌”元素能使受众对这一产品快速产生好感,吸引受众注意,进而加深受众印象。


2.色彩“萌”化:色彩对人的视觉刺激最强烈,色彩支配受众的购买欲,它可以传达信息、表达情感。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流行的色彩也不尽相同,因此色彩在一定程度上也彰显着时代内涵。例如20世纪7080年代流行的色彩受当时印刷染色工艺技术的限制大多为饱和度较高的纯色,高饱和的纯色就彰显着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追求。随着染色工艺技术的发展,颜色呈现出种类多、色系全的发展趋势。“马踏飞燕”出土时间久远,受氧化等环境因素影响,已经很难辨出它本身的颜色。因此在色彩选择上,依然需要依靠当下时代审美及色彩构成规则对颜色进行恰当提取、改变、“萌”化及应用。笔者将原本厚重暗沉的铜绿色进行提取,从甘肃传统美术色彩中汲取灵感,最终选择色值C73 M20 Y56 K0的绿色为主色,再从色相环中提取绿色的对比色红紫色(C49 M89 Y58 K6)为辅助颜色“萌”化后的色彩(图4)更符合当下审美,也更具时尚感,既丰富了“马踏飞燕”原本的色彩,也为“马踏飞燕”表情包注入了具有甘肃地域特征的色彩元素。


(二)新潮语言注入,打造“活”文物


语言是表达的出口,时代环境孕育出不同的流行语言。从《人民日报》每年的年度热词中不难看出,网络新潮语言占据年度热词半数以上。这表明网络新潮语言在近两年开始变得普遍化、大众化和口语化,人们开始普遍接受和使用新潮语言。通过筛选目前流行的网络新潮语言和日常生活语言(图5),并以此为文本进行“马踏飞燕”表情包设计,这样可以有效增强表情包的独立故事感,具有独立故事感的表情包能灵活适应不用的使用场景,满足受众群体的日常使用广度,加快“马踏飞燕”表情包的传播。将为旧文物注入新元素,文物虽是旧的,语言却是新的,新潮语言因此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同时也让“马踏飞燕”真正“活”了起来。


(三)动态表情延展,增强视觉体验


彩色动图>彩色图片>黑白图片,这是人眼对不同图例的优先处理情况。简单来说,彩色动图更加吸引人的注意力,其次是彩色图片,再次是黑白图片。针对人眼的这一特性,在对“马踏飞燕”进行表情包的设计中,不能仅仅局限于表情包的平面视觉化表达,还要延展到二维的动态视觉化表达。为“马踏飞燕”表情包进行简单的动效绘制,例如挥动马蹄,表情变化、背景变化等,确保“马踏飞燕”表情包能更准确传达出自身所要表达的语言,进而带给使用者更好的视觉体验。


“马踏飞燕”的设计实践


(一)设计思路


“马踏飞燕”代表了我国汉代青铜器铸造工艺的高水平,传达出汉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每年有数百万游客为之驻足,有的甚至不惜排长队一览其真容。见过它的人,无不折服于古代先人精湛的铸造技艺,感叹于我国上下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源远流长。


根据“马踏飞燕”表情包设计策略,结合“马踏飞燕”的形式语言及文物本身特征,确定以“两个好朋友”为题进行文物表情包设计创作。“两个好朋友”既直观表达“马踏飞燕”中马和燕的状态,又在时代语境下赋予马和燕好朋友的关系。表情包的视觉形象对“马踏飞燕”进行萌化处理,打造符合使用群体心理需求的表情包形象。同时新潮语言注入也可增强单个表情包的故事感。这样以现代化的艺术形式对“马踏飞燕”进行表情包创作,整“活”了文物,又提高了大众的审美趣味。


(二)设计过程


确定“两个好朋友”为设计主题后,在保证“马踏飞燕”主体形象不变的情况下对“马踏飞燕”进行“萌”化处理。第一版形象(图6)做出后,仍与想象中有所差距,形象虽然“萌”化了,但缺乏了马和燕的形象特征,识别性较弱。找到缺乏识别性这一突破口,进一步修改形象后,最终确定云小雀和铜奔小马为最终形象(图7)。在表情包设色上,铜奔小马选择了现代视觉流行视角下的铜绿色(R62G161B131),云小雀颜色取自铜奔小马的对比色(R161G62B90)。确定好基本形象后,第二版(图8)设计草图修改了设计思路,选择在既定的网络新潮语言下进行设计,保证了独立表情包的故事感,使表情包与现代流行语境相契合。表情包上的文字也是表情包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文字的表现方式上,采用手写字作为最终的呈现方式,手写字相较成品字更有中式韵味,与文物的“陈旧”气质也更契合。平面化的表情包只能为受众带来简短的视觉记忆和视觉冲击,为了强化受众的视觉记忆和情感体验,对16个表情包进行了二维动态化设计,添加简单肢体和文字动态,由静到动的转化,能有效吸引受众注意,增强视觉体验。最终完成了完整的设计呈现。


(三)“马超龙雀”表情包设计“两个好朋友”设计展示


目前市面上表情包多以16个为一套,涵盖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两个好朋友的最终成品也是16个系列表情包(图9)。在表情包的基础上,进行了贴纸成品的延展(图10)。贴纸适用于不同的场景,不论学习工作还是手账装饰,都有它的“用武之地”。表情包和贴纸分别承载于网络和纸媒两种不同的载体,分别针对网络受众及现实受众,也更能全方位多渠道地吸引观者“驻足”进而达到科普宣传“马踏飞燕”文物本体的目的。


结语


将饱经风霜的文物“马踏飞燕”用现代流行语言进行创造性转化,就是在继承和发展文物本身的价值,也是在发掘文物本身的内涵。“马踏飞燕”作为一个熟知度较高的文物,在创新方面虽然面临各种困难,但依然存在解决困难的方法。本文归纳了“马踏飞燕”进行表情包设计的策略,在对文物进行表情包转化时,可以在保证文物特征不变的情况下适当改变文物转化后的形象,如进行“萌”化处理。同时,将新语言融入旧文物,也是盘“活”文物的手段和方法。最后,动态化的设计也改变了文物本身固有的静态形象,带给受众更好的视觉体验。通过实践证明,基于“马踏飞燕”文物的表情包设计是可行的,可以为同类文物表情包设计提供新思路,促进文物表情包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1]王倩.青铜马踏飞燕的研究[J].艺术品鉴,2020(26)10-11.

[2] [2]王磊.铜奔马:从“看不见”的杰作到“会说话”的国宝[J].美术观察,2018,10:30-31.

[3] [3]李闻茹.东汉“马踏飞燕”式奔马形象的程式化造型分析[J].美术大观,2015(8):58-59.

[4] [4]姜一鸣.“马踏飞燕”考辩[J].中华文化画报,2018(4):44-45.

[5] [5]曾伟明.读图时代文物表情包设计策略探究[J].设计,2020(7):147-149.

[6] [6]郑妍.阿伦娜.鄂尔多斯青铜器文创产品情感化设计研究[J].设计,2021(17):76-78.

[7] [7]刘璐.传统文化经典形象表情包设计的研究与实践[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0(7):51-53.

[8] [8]张丽.饕餮纹的表情包特征与现代设计探索[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2(7):42-43.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

0条评论

    杨冬江:人工智能时代 设计教育如何因时而变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作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鲜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0评论 2024-04-03

    两种生成性:从谢赫六法到人工智能六法

    如何阐释当代人工智能的生成性逻辑,是2023年以来最为关注的社会议题。学界现有阐释主要将人工智能的历
    韩涛,何理达 0评论 2024-04-02

    曹汛: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

    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Lin Huiyin’s Cover Design of&
    曹汛 0评论 2024-04-01

    林徽因:敦煌边饰初步研究稿

    今天是林徽因教授六十八周年忌辰,《建筑史学刊》公众号特别刊发原载于《建筑师林徽因》(清华大学出版社,
    林徽因 0评论 2024-04-01

    王凯飙:中国描金工艺与日本莳绘的比较研究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漆器文物中有大量黑地金髹纹样的漆器,有传统描金器物,也有清宫仿制的仿洋漆,如黑漆描金
    王凯飙 0评论 2024-03-28

    让幸福可见

    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幸福是生命的终极目标。我们之所以也追求其他目标——财富、荣誉、权力、健康、美貌等
    陈正达 黄倩 0评论 2024-03-20

    金浪:消除烦闷的审美方案

    五四运动中学生上街游行摘 要 迄今对中国现代美育运动的考察,多注重思想层面,却较少关注其与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周施廷:丢勒的几何学——德意志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开始

    丢勒 《圆规直尺测量法》中的“测量装置图” 1525 木刻版画&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设计文化”视域下的“文化设计”:中国传统造物方式现代转译的辨析与探索

    内容摘要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语境下,为了探索如何构建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立场的当代造物方式,本文针对当前理
    张明、贾路思 0评论 2024-03-18

    人工智能与艺术创造的危机

    德国观念艺术家博伊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说“人人都是设计师”。他们想
    周博 0评论 2024-03-17

    “在生命中绽放——朱乐耕环境陶艺特展”研讨会纪要

    2024年1月21日,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与SAC东南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在
    艺术中国 0评论 2024-03-06

    韩子勇:从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看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从内容形态上,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中华文化对“中国
    韩子勇 0评论 2024-03-01

    作为字体排印的程序——《整体性字体排印》

    1946年,马克斯·比尔[Max Bill, 1908–1994]在《瑞士图文传播》[Schweiz
    卡尔·格斯特纳 0评论 2024-02-07

    中国古代茶叶包装形态及包装设计嬗变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非常悠久的产茶和饮茶历史。《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
    吴余青 、陈培瑶 0评论 2024-02-01

    祝帅|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的历史传统

    在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以下简称《学科目录》)中,“艺术学”一词既指学
    祝帅 0评论 2024-01-29

    艺术与设计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