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城乡正面临着现代化与城镇化双重驱动下的重构,城市革命旧址的保护与更新工作出现许多现实问题。文章以呼和浩特市多松年故居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发现城市革命旧址在保护中存在整体性考虑不足、保护与展示形式单一的问题。以艺术介入的方式,对革命旧址问题进行思考研究,推导出革命旧址场所空间完整性呈现、数字化保护与虚拟展示传播的艺术介入策略,进而实现红色文化内涵的输出与传承。
关键词:革命旧址;艺术介入;场所空间;设计策略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为进一步加强对革命旧址的保护利用,国家有关部门也多次发文助力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发展,如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2019年国家文物局印发《革命旧址保护利用导则(试行)》等文件。意图加强革命文物的资源整合、统筹规划和整体保护,从而使革命文物发挥育人、拉动经济增长、传承红色文化精神的作用。同时,近年来红色旅游持续升温,革命旧址是红色资源的实物载体,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走进革命旧址,以此来了解在此空间内发生的历史事件与人物背景。因此,革命旧址的保护更新研究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需要以新视角、新方法来探究其保护路径,正确处理保护与更新、革命旧址与观众的关系,从而促进红色文化的发展、传播与传承,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归属感。
一、革命旧址的含义
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革命旧址是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载体之一,在传承红色精神、延续红色血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红色文化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革命旧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因建立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是革命历史和革命事迹的见证。革命旧址主要包括会议旧址,重要人物故居、旧居,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遗址、遗迹等类别。
二、文献回顾
革命旧址的保护与更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从对革命旧址本体的保护,发展到对其周边环境、地域文化的整体性保护,对其保护更新研究的边界和深度也在不断拓展和深化。
对革命旧址本体的保护是最早开始研究的,因此成果数量较多,但其研究的局限性显而易见,研究过程只针对建筑本体,缺乏对周边环境的思考以及对保护过程中相关学科的交叉探究。如常青、王云峰对陈芳故居进行个案研究,探讨建筑本体的保护与利用。后随着对革命旧址保护研究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深入,开始从革命旧址本体研究逐渐过渡到关注革命旧址周边环境氛围、地域文化元素表达、“场所精神”营造等方面。谷秋琳、蔺宝钢就以陕北为例进行探讨,认为当前革命旧址存在周边环境缺失、红色文化遗产割裂等问题,并通过革命旧址“场所精神”构建、整体性关联的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
目前受各学科交叉融合、科学技术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对革命旧址的保护更新也有了新思路和新方法。但总得来说关于革命旧址的保护、展示方式的研究是理论层面多于实践层面。李伯华、谭红日认为红色旅游资源应进行数字化保护研究,并构建了红色旅游资源数字化保护的理论与架构体系;卢世主、郭雨晴认为革命旧址的保护应从预防着手,构建革命旧址监测预警融合机制与运行路径,实现革命旧址全要素数字化和虚拟化、全状态实时化和可视化监测预警,为数字化技术驱动文物保护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朱晓敏则总结归纳了在学科交叉发展的背景下展示设计的基本要素、设计原则,推导出了革命历史类博物馆陈列展示空间设计方法。
呼和浩特市革命旧址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内涵丰富,对其进行研究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民族向心力、凝聚力,也为内蒙古其他地区的革命旧址保护提供一定的借鉴。但当前关于呼和浩特革命旧址的研究相对较少,其研究视角主要聚焦于红色文化旅游方面。王文鑫以乌兰夫纪念馆为研究主体,对其红色文化传播概况进行了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使其更好地进行红色文化传播。而对于革命旧址的保护更新方面,研究成果相对欠缺。
综上所述,关于城市革命旧址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主要集中于革命旧址的本体保护、周边环境、展示形式等方面,实践项目多于理论研究。当前,我们所面临的还有对革命旧址及其所蕴含的独特文化的安全感、认同感、归属感缺失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需要通过一种有效的方式来建构革命旧址在新时代的呈现。所以,本文以呼和浩特市的革命旧址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发现当前革命旧址所面临的困境,并通过艺术化的手段对其进行保护与更新策略探析,以此来提高城市革命旧址的教育性、趣味性、体验性,提升红色文化传播的力度,构建文化认同。
三、多松年故居保护更新现实困境
随着社会以及学科交叉的发展,革命旧址的保护从旧址本体修复、展示形式以“主导性”单向灌输,逐步转向关注周边环境的整体性保护和以研究、收藏、教育等价值为导向,“以体验为中心”的互动模式途径。但是,我国目前的革命旧址保护与更新仍存在许多弊端。
(一)革命旧址周边环境的缺失与破坏
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自1995年首次超过30%之后,城市化率继续稳步提升,并在2010年和2019年超过50%和60%。随着城市空间的不断拓展,对革命旧址外部空间环境有所忽视。主要表现为:只注重旧址本体的保护,忽视旧址周边环境;革命旧址保护更新只做简单化处理,使得建筑文物与历史格局及周边历史氛围不协调。多松年烈士故居,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呼伦北路和佳地小区(原土默特左旗豪沁营乡麻花板村)。麻花板村明清以来由于屯垦、驻防、互市、商贸等原因,人口迁徙比较频繁。据《新城区·毫沁营镇志》记载,麻花板村一带原为大片沼泽,经过上百年的开发逐渐成为村落。故居始建于清咸丰七年(1857),是一座具有典型民俗特点和地方特色的民居。故居正房5间、东房3间,南房2间,均为土木结构,建筑面积378平米。目前存留建筑周围环境并未得到整体性保护与规划,原始建筑与后修建筑风格存在明显差异,而故居又被现代楼房包围。(图1)
(二)革命旧址保护与展示形式单一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2021年,数字经济已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39.8%。但当前革命旧址的更新仍多采用基础保护和传统的展示方式,少有涉及数字化、智能化、虚拟化技术。
1.革命旧址保护的数字化参与弱
在数字经济大力发展的今天,许多革命旧址的保护形式依然仅仅是对建筑实体进行维护与修缮。虽然这种基础保护必不可少,但从革命旧址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革命旧址与文化遗产的特征存在相当大的重合性,所以文化遗产所面临的潜在危害也必然是革命旧址所要关注的。如在2019年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发生大火,面对这种突发性灾害,如果前期只是对建筑本体的修缮,没有数字化档案的建档,将对后期的重建工作产生相当大的困难。
2.场所空间艺术性展示乏力
在现有的实际建设中,空间展示内容单一、空间氛围单调,革命旧址特有的“场所精神”体现不足。多松年故居的室内陈设展示条理不清晰,场所叙事弱化,没有完整的叙事逻辑。室内空间展品也只是放置一些老照片或家具、农具等日常用品;在原址的入口处设置一尊雕塑,再无其他。只通过这种简单化的艺术手段来吸引观众,达不到理想的展示效果,因此无法吸引观众的驻足、学习,令人无法产生对红色文化感同身受的神圣体会。(图1)
四、革命旧址场所空间艺术化形态介入
(一)革命旧址的“场所精神”
场所(Place),即我们日常生活“行为与事件发生”的环境。如果场所空间无法唤起人们对“历史”的记忆或想象,就容易使人们产生陌生和虚无的距离感。革命旧址作为一种特殊的场所空间形式,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记载了草原各族儿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奋进争取民族解放的光辉历程,可以说是一种特殊情境下物质与精神文化的有机融合。因此,革命旧址的保护更新不应该只局限于本体和文物的展示,应该注重人文信息及其语境(共同记忆)的呈现,通过公众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使公众感受到历史与文化记忆的存在,以此增加安全感、认同感,进而使革命旧址的价值得以真正的体现。
(二)革命旧址艺术化形态介入
艺术作为文化符号的元素,是体现社会价值,使公众获得归属感、身份感的有效媒介,在革命旧址的保护更新过程中,艺术的审美功能主要表现为,能够使观众得到美的心灵洗礼进而使其情感愉快;艺术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以此来构建共同记忆。另外,艺术兼具公共性、开放性、互动性等特征,能够主动继承场所记忆中的有形或无形特征,立体地将其中的内涵和情感表达给公众,使人产生精神上的共鸣,而这也正是构建革命旧址“场所精神”所必须的。
艺术介入到革命旧址保护更新具有积极的意义与价值,是实现展示方式更新的新思路。革命旧址的场所精神构建、红色文化氛围营造、交互体验、公众参与,这都需要艺术介入到场所空间的展示形式设计中才能得以实现。其方式方法若运用得当,则能够对红色文化宣传教育、红色文化的传承、经济社会发展、国民素质提升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
五、城市革命旧址场所空间艺术介入策略
艺术介入下的城市革命旧址对红色文化内涵的体验、“场所精神”的构建、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公众的交互体验等起到积极作用。革命旧址的艺术介入应从其场所空间的完整性呈现、艺术与科技融合构建革命旧址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图2左)
(一)构建艺术化的革命旧址场所空间完整性呈现
就整个革命旧址场所空间设计而言,其“场所精神”构建,是为了唤醒大众共同的红色记忆。而当前革命旧址周边环境的缺失显然不能够使公众构建完整的记忆场景。因此,在进行空间设计及与景观规划时,应将旧址本体与周边环境用艺术化手段进行关联,使其形成一个相对和谐的完整体,而不再是一个个孤零零的单体,这能够使观众在步入此环境时可以更好地沉浸其中,更好地展示相关信息,从而提高公众浏览质量,强化空间体验。
对于整体性呈现主要概括为四个方面:首先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充分考虑城市中的各革命旧址之间的关联性,将同一时期或同一类别的革命旧址进行关联,如抗日时期内建立的革命旧址,以革命人物故居等形式进行划分与展示。其次从交融性方面来说,面对单体革命旧址时,在对旧址原始性场景进行完整性呈现的基础上,尽可能与周边环境进行融合。在革命旧址与城市建筑之间的过渡地带,通过景观、艺术化的装置、雕塑等公共艺术形式进行过渡,这能使公众在进入革命旧址之前建立心理准备,减少突兀感。第三地域性方面,应将革命旧址所在地区的各种属性特征和禀赋特色(民俗文化、传统生活方式)进行展现,强化场所认同。从而使人产生精神上的共鸣,重构人们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最后从真实性方面来看,主要体现为展示空间艺术元素的真实性。展示空间内的装置、壁画、雕塑、景观小品设施等实体艺术;影像艺术、展演等多种参与艺术形式的来源都应有据可依,经得起考证,这样才能说服观众,达到理想的展示效果。
(二)构建革命旧址数字化保护与虚拟展示传播体系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密切联系”。在此背景下,革命旧址的保护与传播顺应时代发展大势,将数字技术与赓续红色血脉深度融合,赋能赓续红色血脉数字化转型。
1.革命旧址数字化采集与保存
数字化保护技术作为集计算机、虚拟现实、5G通信、AI智能及新媒体传播技术为一体的综合型手段,能够为革命旧址的保护、传播提供全新的技术支撑。同时数字化建档区别于传统纸质建档,可以为管理部门提供历史建筑数字化档案库,减少过去在纸质数据整理、查找、核对上的人力物力投入,降低历史建筑数据管理成本;更便于革命旧址保存、检索、管理与共享、可为建筑的修复与更新提供参考。图2右为革命旧址数字化采集与保存技术路径具体流程。
2.艺术+科技在革命旧址虚拟展示与传播中的介入
虚拟现实(含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前沿方向,是数字经济的重大前瞻领域,将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因近年来多种因素的加持,使得虚拟技术发展迅速,应用领域愈加广泛。革命旧址的保护传播应该抓住此风口,将艺术与科技融入其中,用艺术与科技来助力红色文化传播。因为现代人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导致部分人群对红色文化的情感和态度存在偏差。而将艺术与科技相融合而打造的革命旧址虚拟展示平台却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点,其将科技、文化、艺术进行充分融合,以满足年轻人的多样需求。
革命旧址的虚拟展示与传播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核心,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为目的,以现实环境结构为参照,脱离现实物质环境造物法则的环境设计”,多学科多领域多技术交叉融合的成果。通过VRR、AR、MR等虚拟产品将革命旧址虚拟展示打造成具有沉浸感、交互性、创造性、艺术性的平台。使革命旧址展示空间由原有的静态展示转为动态展示,由视觉感知向多感官感知转变,随时随意地获取有效知识、多样性美学、全息链接的展览沉浸体验。同时,虚拟展示平台在满足线上展览的基础上,还应引入线上游戏、研学等功能,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目的的公众需求。
结语
革命旧址作为我国的重要精神财富,是承载集体记忆、构建地方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其文化、经济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得愈发珍贵。在当前对革命旧址的保护更新研究中,对革命旧址的整体性保护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到保护更新过程中的数字技术、公众的交互体验的意义,造成革命旧址的文化内涵认知不足、传播力度不够。因此通过艺术介入革命旧址的方式来解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营造其特有的“场所精神”,促进红色文化更高效传播,实现文化内涵的输出与传承。
基金项目:2022内蒙古自治区重点研发和成果转化计划项目:呼和浩特地区革命旧址档案数字化与虚拟展示平台建设(2022YFHH0047);内蒙古师范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22JBXC023);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内蒙古地区红色文化展示空间虚拟展示方式的应用研究(CXJJS22088)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J].求是,2021(19).
[2]卢世主,郭雨晴.基于数字孪生的革命旧址监测与预警系统研究[J].包装工程,2021,42(14).
[3]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革命旧址保护利用导则(试行)》的通知[EB/OL].(2019-01-15)国家文物局官网,http://www.ncha.gov.cn/art/2020/9/15/art_2407_128.html.
[4]杨博旭.城市化、工业化、创新极化与中国创新的未来[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2,43(04).
[5]龚鸣,曲颂,刘慧,毕梦瀛.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中国机遇世界共享[N].人民日报,2022-08-29(003).
[6]陆邵明.场所叙事:城市文化内涵与特色建构的新模式[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0(03):68-76.
[7]冉华,黄一木.作为叙事的传播:“媒介事件”研究被忽视的线索[J].新闻界,2022(04):42-50.
[8]杨田.当代城市公共空间艺术批评与多元价值的功能重塑[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0(04).
[9]吴一凡,黄丽坤.艺术介入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2,29(06):110-115.
[10]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 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N].人民日报,2021-10-20(1).
[11]罗亮.赓续红色血脉的实践困境与路径创新[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8(02).
[12]李伯华,谭红日,杨馥端,刘兴月,陈新新.红色旅游资源数字化保护:理论认知与技术路径[J].资源开发与市场,2022,38(02)
[13]刘开源.新媒体视域下红色故事的传播路径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22,42(08).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