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逆向一保障”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新路径探索研究

郑铭磊,康修机

2023-10-27 14:37:00

已关注

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符合本校专业发展的模式进行。文章将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所选择的“三逆向一保障”的培养模式进行梳理,比如设计竞赛、校企合作项目以及工作坊无缝嵌入到课程教学中的新模式,让课堂授课环节与实践环节充分融合,探索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文章对实施路径以及实施结果进行了理论阐述,此种培养模式拓宽教师和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学院与世界高校及知名设计师的合作,提升了各个专业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和学校的影响力。


关键词:三逆向一保障;艺术设计;人才培养


国家“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中明确强调,高校要加快完善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推进与企业、科研机构等资源共享,实现资源整合互补、协同发展,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形成协同合作的有效机制。因此构建三逆向一保障”的育人新模式,从设计艺术学院各专业开始试点,开展校企深度合作,推进课程建设,提升授课质量和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从而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我国不断深化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举措。


一、当前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当今时代,我们国家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国防等领域的方方面面,竞争本质上均体现在对人才的争夺上,党和政府已经把人才问题放在前所未有的战略位置。大学肩负着向国家培养与输送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的重任,大学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引领社会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这就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应当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创新人才。但目前的高校人才培养还有一些不足:


(一)条刻板,灵活性缺失


当前的培养模式基本是围绕“以人为中心”这一目标进行设计,但实际教学运行中并没有很好地、全心全意地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课程结构、教材系统、教学内容的安排与实施,严格按照培养计划执行,灵活性不足,不能满足“面向日新月异的社会需求”和“面向迅速发展的企业发展诉求”,教与学依然在机械地、单向地、线性地推演。这样的培养模式相对刻板,教学死板、沉闷,所谓的教育中心主体——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


脱节严重,联系性不


企业需求才是教学的目的和目标,只有教的内容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才能使学生学以致用、学有所成。目前的培养模式过于注重教学内容的灌输,课堂教学本身就具有滞后性,也就造成学生认识的僵化和局限,与企业需求脱节严重,结果就是妨碍学生知识、能力、应用的协调发展,造成不少大学生毕业就失业的严重后果。


保障不力,稳定性乏力


教学活动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学校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进行保障,比如时间安排、师资配比、教学空间、实践设备等都有相应的文件进行约束,从而保障每学年的教学活动运行良好。但高校的企业项目都有一定的临时性、阶段性,学期前安排的专业课程不一定能够完全匹配企业项目、设计竞赛和工作坊,这就需要学校出台保障措施,使入驻学校的企业项目有相应的师生团队进行对接、网上所提供的设计竞赛有合适的课程进行实践检验,但很多院校在此方面缺乏保障,使一些企业项目不能较好地完成运行。


二、“三逆向一保障”人才培养的路径创新


三逆向一保障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前期的调研、虚拟演练,最终采用浮动制课程保障机制,保障企业项目(设计竞赛)、工作坊的三个逆向教学模块在学院的教学工作中顺利实施。(图1


1.逆向之一:项目进课堂教学模块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企业项目进课堂是三个逆向中最核心的内容,设计艺术学院与社会知名企业如九牧集团、辉煌集团、淄博汉青陶瓷、佛山乐华陶瓷、景德镇红叶陶瓷、景德镇春涛包装以及深圳的麦锡工业设计有限公司、上海龙域工业设计有限公司等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企业项目进课堂,邀请企业技术和设计人员到专业课堂进行授课、沟通与辅导,传授实际的操作知识并付诸设计项目,已经成为稳定的企业项目制教学资源。学院鼓励专业教师带队进入企业进行项目制作、学生团队课后进驻企业,使课堂教学有目的、学生学习有目标、企业合作有成效,最终实现学校、学生、企业的三方共赢。


2.逆向之二:课程作业展教学模块推进课程建设和提升授课质量。学生课程作业展览是实施逆向提升教学质量的主要方式,学院随机抽取阶段性结课的课程作业进行展览,每一门结课课程都有可能被抽到,所有结课师生都做好了展览的准备。通过课程作业展,逆向推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他们认真地对待每一门课程并尽最大能力做好最后的课程作业,从而推进课程建设和提升授课质量。(图2


特别是与项目结合的课程,既要考虑作品创意的实用性、规范性,又要考虑多学科融合性与材料工艺的可操作性;既要考虑企业可实施方面的应用评价,又要考虑学科前沿的前瞻性评价。因此,每一门课程学生都会做到尽善尽美来应对评价体系的综合考评,对学院六个专业(八个方向)的教学质量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和积极影响。


3. 逆向之三:工作坊(workshop)教学模块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学院积极与世界各大高校和设计师进行沟通和接洽,邀请教授、国际知名设计师开展工作坊。自2015年开始,学院从韩国、委内瑞拉、德国、丹麦以及中国台湾、香港等地邀请数十位知名学者和设计师开展工作坊,极大地丰富了授课形式,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视野,使其掌握设计前沿和未来设计趋势。学生作品与具有国际视野的设计师直接对话并与国际接轨,学习最前沿的设计理论和设计理念,提升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也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图3)


4.保障:浮动制课程安排保障逆向的稳步实施。浮动制课程较为灵活机动,根据具体的情况,适度调整课程的前后安排,使之完美契合校企合作项目、教师个人项目,或者与网上虚拟竞赛进行完美结合,确保了课程训练的目的性、课程考核的目标性以及课程服务的针对性,既能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和虚拟设计的前瞻需求,提升学生设计实践能力,还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与企业接轨,师生不出校门即可参与企业产品的开发和服务社会等工作。


通过浮动制课程安排,解决项目和竞赛与课程安排不同步这一痛点,使学生能够做到针对性地学习、适应性的选择、目的性的创新。通过浮动制课程安排,学生参与项目和设计竞赛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明显提升,教师的责任意识也不断增强,从而解决了设计类专业设计目标和设计对象的核心问题,也体现了培养计划中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理念。


三、实施成效


(一)开创性提出浮动制课程机制,保障了项目制和工作坊的顺利开展


浮动制课程较为灵活机动,是教学与实践结合性较强的机制,针对课程和项目的不同,可以在培养计划之内做出随机调整。因此,教师和学生在上课的同时与社会接轨。浮动制课程促使更多的项目和工作坊能够同时在学院有序开展、多条线并行,最多时有7个工作坊同时运行,极大地提升了学院的教学质量和师生设计水平。


(二)企业项目进入课堂,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通过企业项目匹配到合适的课程中,学生的设计选题与企业需求进行贴合,结合企业设计师的课题解析和后续的辅导与答疑,使课程教学有目标、课程辅导有支撑、作品设计有方向、优秀作品有奖励,学生设计的作品可以直接被企业采用和投产,进而从企业应用层面检验授课质量和学生设计能力,显著缩短学生创新设计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促进了学生创意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三)常态化地坚持课程作业展览,逆向推进课程建设和提升授课质量


不记名形式抽取展览对象和常态化课程作业展,教师和学生响应学院号召,围绕展览效果进行积极组织、精心安排,不仅提升了教师的授课质量,也使学生自觉地汲取更多的设计营养和展示经验。设计艺术学院自2016年起举办了将近200场课程作业展览并收集到每一个展览的作品集,学校师生和来访院校的师生都对此赞不绝口,极大地提升了学院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也提升了景德镇陶瓷大学的影响力。


(四)国际化的工作坊集群拓展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设计艺术学院与世界各大高校和设计师进行沟通、接洽,邀请校外教授、国际知名设计师来校开展工作坊。自2016年开始,学院邀请数十位知名学者开展的诸如服务设计、日用陶瓷产品设计、环境陶艺、品牌设计、衍生品设计工作坊等项目,极大地丰富了授课形式、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跨界融合,让参与工作坊的师生掌握了前沿设计和未来设计趋势。学生作品与具有国际视野的设计师直接对话并与国际接轨,提升了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与国内外的设计师面对面,从而学习最前沿的设计理论和设计理念,提升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


四、结语


“三逆向一保障”教学模式探索新时代高校创新发展的新路径,为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将价值取向各异、运行机制不同的产学研合作主体在创新互动中实现协调与有机融合,形成知识、人才和资源的多维度调和,促进艺术类设计专业的良性发展和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责任感,是新时代我国高校艺术设计类育人新模式的完美体现。

“三逆向一保障”教学模式拓展了产学研合作的内涵,提高了专业与产业的对接效率,有效地将设计行业要素转化为艺术设计的育人力量,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完善了校企合作的产业化链条,建构了校企合作中人才培养多元、多维、多层的协同机制,并以新的标准验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的功能和作用。

“三逆向一保障”教学模式丰富了校企合作的协同机制,梳理为一种校企合作、师生共创的新范式,破除高校、设计公司和行业企业合作的固有壁垒,增强了协同机制的执行效果,实现了整体性协同发展,对推动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 项目编号:20YB162

注释

初国刚.产学研合作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

参考文献

[1]林伟连.面向持续创新的产学研合作共同体构建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7.

[2]初国刚.产学研合作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

[3]霍楷,徐晨.理工科院校拔尖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设计,2018(09).

[4]朱和平.政校企协同合作在设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湖南包装,2018,33(01).

[5]沙新美王丛明.校企深度合作下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实践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0(11).

[6]万长林,王晨萌.产学研共同体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内涵、困境与路径创新[J].湖南包装,2021,36(06).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

0条评论

    杨冬江:人工智能时代 设计教育如何因时而变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作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鲜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0评论 2024-04-03

    两种生成性:从谢赫六法到人工智能六法

    如何阐释当代人工智能的生成性逻辑,是2023年以来最为关注的社会议题。学界现有阐释主要将人工智能的历
    韩涛,何理达 0评论 2024-04-02

    曹汛: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

    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Lin Huiyin’s Cover Design of&
    曹汛 0评论 2024-04-01

    林徽因:敦煌边饰初步研究稿

    今天是林徽因教授六十八周年忌辰,《建筑史学刊》公众号特别刊发原载于《建筑师林徽因》(清华大学出版社,
    林徽因 0评论 2024-04-01

    王凯飙:中国描金工艺与日本莳绘的比较研究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漆器文物中有大量黑地金髹纹样的漆器,有传统描金器物,也有清宫仿制的仿洋漆,如黑漆描金
    王凯飙 0评论 2024-03-28

    让幸福可见

    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幸福是生命的终极目标。我们之所以也追求其他目标——财富、荣誉、权力、健康、美貌等
    陈正达 黄倩 0评论 2024-03-20

    金浪:消除烦闷的审美方案

    五四运动中学生上街游行摘 要 迄今对中国现代美育运动的考察,多注重思想层面,却较少关注其与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周施廷:丢勒的几何学——德意志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开始

    丢勒 《圆规直尺测量法》中的“测量装置图” 1525 木刻版画&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设计文化”视域下的“文化设计”:中国传统造物方式现代转译的辨析与探索

    内容摘要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语境下,为了探索如何构建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立场的当代造物方式,本文针对当前理
    张明、贾路思 0评论 2024-03-18

    人工智能与艺术创造的危机

    德国观念艺术家博伊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说“人人都是设计师”。他们想
    周博 0评论 2024-03-17

    “在生命中绽放——朱乐耕环境陶艺特展”研讨会纪要

    2024年1月21日,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与SAC东南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在
    艺术中国 0评论 2024-03-06

    韩子勇:从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看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从内容形态上,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中华文化对“中国
    韩子勇 0评论 2024-03-01

    作为字体排印的程序——《整体性字体排印》

    1946年,马克斯·比尔[Max Bill, 1908–1994]在《瑞士图文传播》[Schweiz
    卡尔·格斯特纳 0评论 2024-02-07

    中国古代茶叶包装形态及包装设计嬗变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非常悠久的产茶和饮茶历史。《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
    吴余青 、陈培瑶 0评论 2024-02-01

    祝帅|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的历史传统

    在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以下简称《学科目录》)中,“艺术学”一词既指学
    祝帅 0评论 2024-01-29

    艺术与设计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