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从儿童认知心理角度出发,对毗卢寺文化和儿童发展过程进行分析,研究毗卢寺壁画文化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及所体现出的不同特点。通过用户调研,挖掘出儿童认知壁画文化时的痛点和机会点,构建不同文化认知度的用户画像。通过对传统媒介方式的现代转化和对新型媒介的利用,来调动儿童认知过程中的同化和顺应机能以达到认知平衡,有效提升儿童在认知毗卢寺文化知识中的用户体验,使儿童能够拥有更加符合其认知心理的认知方式。
关键词:毗卢寺壁画;儿童认知心理;同化与顺应;展示传播策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坚定文化自信”部分明确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从娃娃抓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因此,让儿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中的经典和精髓对儿童自身发展与培养文化自信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毗卢寺壁画文化
毗卢寺壁画文化是毗卢寺的精髓,绘制于明代初期,现存的只有释迦殿和毗卢殿的壁画,属于大型工笔重彩水陆道场画。
在壁画内容上,大致可分为佛教神佛众、道教神仙众、往古人物众,其他的题材还有神话传说和民俗生活场景等。在壁画构图上,采用了对称构图、上下构图、对比构图的方式。在壁画装饰上,通过对一系列装饰图案的合理运用,形成了诸如宝相纹、莲花图案、水纹、连珠纹等大量装饰纹样,运用到神祇们穿着的服装上。壁画的色彩以石绿、朱砂为基调,从强烈的对比中取得调和,色彩丰富而和谐。在壁画思想内涵上,毗卢寺壁画在明代形成了三教合流的艺术形态,吸取忠孝、诚信仁义等各种道德规范,深刻地影响广大民众的思想观念和日常生活。
目前,博物馆、展览馆、古建筑等文化遗产作为传播、展示和教育的传统文化场所,对儿童心理发展有深刻的促进作用,但其传播方式与文化的展示方式使儿童难以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因此要站在儿童认知心理的角度进行设计,让儿童在玩乐体验中理解和学习到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
二、毗卢寺壁画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
(一)儿童认知心理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从认识发生和发展的角度对儿童心理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富有辩证思想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提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心理机制是图式、同化、顺化和平衡等四个环节的相互联系。当儿童认知毗卢寺壁画文化时,利用同化机能巩固儿童已经认识到的思想内涵即巩固已有图式,利用顺应机能形成新的图式使儿童理解更为复杂的思想,二者之间相互联系作用使儿童认知壁画文化过程达到平衡状态,推动儿童认知结构和认识发展。由此梳理出儿童认知毗卢寺壁画的心理机制(图1),为构建适合儿童认知心理的毗卢寺壁画的展示传播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儿童认知发展体现在壁画认知上的特征
文章选取12岁以上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其身体和心理处于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期,在这个半幼稚半成熟的阶段,在感知觉发展、注意力发展、记忆力发展、思维发展、语言发展、行为发展六个方面对毗卢寺壁画文化认知有着显著不同的特征。利用这些发展特征将毗卢寺文化的外部形式和精神内涵转变为对自身的认知,增加及巩固自身的认知结构,对儿童处理他人关系、社会交际、规范自身行为都有极大的作用。
1. 感知觉发展
感觉和知觉是认知的两个方面。儿童在认知毗卢寺壁画文化时,壁画鲜艳的色彩首先抓住儿童的眼球,同时人物形象、构图等外形特点被观察到,儿童能够主动地、长时间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来关注壁画的外在特征。
2. 注意力发展
形式发展阶段儿童引起无意注意的方式为内部兴趣,认知毗卢寺壁画文化时,他们会不由自主地关注吸引人的文化故事、喜爱的人物形象等,更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和行为,如分配更长的时间,转移速度降低等。
3. 记忆力发展
形式运算阶段儿童记忆能力飞速发展,记忆容量日益增大。有意识的记忆方式处于主导地位。在壁画众多的特征当中,壁画颜色、装饰和文字等直观信息相比蕴含在其中的抽象精神文化内涵会更加容易被记住。
4. 思维发展
思维是进行思考的一种高级的心理过程。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抽象思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儿童采用推导、假设和逻辑等方法理解毗卢寺壁画文化的精神内涵,是一种更加理性的思考文化内涵的方式。
5. 语言发展
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运用语言与年纪相仿的朋友或经验丰富的长辈进行毗卢寺壁画文化内涵方面的交流,能够更好地处理所接收到的壁画知识信息,快速增长壁画知识,同时发现自己在壁画内涵认知方面的不足。
6. 行为发展
形式运算阶段儿童行为主要是与他人的互动行为。此时的儿童认知壁画文化内涵的方式方法存在着趋同性。他们还注重与同伴合作共同认知壁画文化,达到1+1>2的共赢状态。
三、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毗卢寺文化展示传播策略研究
(一)用户研究
1. 调研儿童对佛教文化的认知
使用问卷调查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调研,采用网络发放问卷的方式,并回收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此次问卷调查以《儿童对佛教文化认知信息调查》为题,调研了处于6—16岁之间儿童对佛教文化的认知程度、行为态度、行为动机和体验感受,为后面研究对象的痛点与展示传播方式的机会点的获取和展示策略构建提供数据支撑和研究依据。
通过线上对问卷的数据回收共收到53份问卷,参与此次调研的女生比例稍大于男性,男女比例差约为9.5%;高中人数占比约为75.4%,是最主要的人群;从父母的工作来看,约有一半的儿童父母的工作是在外打工,占比第二的是农民约占24.5%。调研信息如表1所示。
通过图2结果可知,轻度认知的儿童占比最大,其次是无认知度的儿童。通过博物馆、寺庙等文化场所了解到佛教文化的儿童占最大部分,其次是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第三是通过纸质书籍和父母长辈的方式了解。同时基于自身兴趣了解佛教文化的占绝大多数,第二是偶然路过顺便去,第三是父母长辈要求去。可以看出,儿童对佛教文化的态度是认为其有精华,也有糟粕,应合理传承。
另外如图3所示,目标儿童在佛教文化场所中的体验感受,更加关注的是佛教文物的描述性文字和图片,但儿童认为这些图片知识本身十分晦涩难懂,造成理解困难。其次关注的佛教壁画有大部分人认为这些佛教文化不能接触,造成知识获取障碍和困难。在文化的展示方式中,文字+图片信息的展示形式占90%,而这些形式的弊端为文字的方式难以理解,传统的这些展示方式不足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
儿童在去过佛教文化场所之后对佛教文化的黏度和用户展示方式的喜好如图4所示。大部分儿童在回到家后不会产生意犹未尽的感受。同时认为改进传统展示方式为动画、采用新型的3D或沉浸式技术、放置可玩式实物模型或文创产品或参与式的游戏等可听可触有体验感的方式更好。
2. 构建用户画像
据调研,可以将6—18岁的儿童群体分为认知度高的儿童、认知度轻的儿童和无认知度儿童三类。以用户动机分类,可分为兴趣爱好驱动型、被迫压力驱动型和其他外因驱动型。基于兴趣爱好驱动型的儿童在认知程度方面往往是认知度高的,其他类型的儿童往往获取不到知识,他们短暂性的被动记忆,是更容易流失的用户。构建出的用户画像如图5所示。
对于认知度高的儿童来说,他们的动机来自于兴趣爱好驱动型,往往对佛教文化中的某种元素非常感兴趣,但是他们不一定能够理解到佛教文化中的精神内涵。此类用户群体基数小,用户黏度最高,是最核心的群体。需要适当的引导,使他们能够更加深层次地理解到佛教中有益的文化内涵。认知度低的儿童,他们的动机往往来自于外界的压力,迫不得已而了解佛教文化,认知的注意力和记忆力都不是最佳状态。此类用户群体用户基数大,黏性较低,是应该重点关注和挽留的对象。需要激发他们的内在驱动力,使枯燥晦涩的佛教文化变为有趣的文化。无认知度的儿童在儿童群体中所占的比例是很高的,他们从未接触过佛教文化,但佛教文化中有益的精神内涵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是有帮助的。需要增加对佛教文化的弘扬和宣传,使他们自发地主动地了解佛教文化,并实地亲身地去了解佛教文化内容,使其能够转变为有认知度的儿童群体,再一步步培养黏性。
(二)儿童认知毗卢寺文化的展示传播策略
1. 五感体验体现儿童文化认知同化过程
从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出发,可知其更容易注意到鲜艳的色彩、动效图片和有交互性及引导性的展示方式,他们更容易使用五感体验接受事物。从五感体验角度入手,引入动画展示、语音儿童化讲解等听觉、视觉五感结合的手段,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使其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在使用传统媒介时,基于毗卢寺文化基调,添加靓丽醒目的画面色彩,搞怪和活泼跳跃的音乐;动画内容利用毗卢寺壁画视觉形象,配合合理的情节而让文物活起来。利用这种方式激发儿童的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和味觉五感互动,视觉系统观看壁画动画展示动态效果;听觉系统聆听动画配乐和讲解语音,配合视觉系统增强感官体验;触觉系统与壁画文物与文创互动,增强沉浸式体验;嗅觉和味觉作为辅助系统,产生通感体验使体验更加丰富,全方位展示壁画的外在物质和精神内涵。儿童沉浸在毗卢寺壁画文化认知的世界中,调动儿童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无意注意调动感官体验,利用已有文化图式巩固的方式即儿童同化过程的产生。
2. 沉浸式体验体现儿童文化认知顺应过程
新型媒介是是基于网络空间产生的,是进行传播的手段。如今新技术已广泛运用在各大博物馆、历史古迹的场所中,利用各种新兴技术例如VR、AR等三维或四维技术,使用户更加沉浸于文化世界,在不破坏原迹的情况下,还能使观众观看到原来的样貌,带来更好的体验感。随着该阶段的儿童语言等方面能力的发展,他们非常喜欢交流互动,通过利用VR、AR等沉浸式技术,将毗卢寺的壁画以立体可触碰式的方式展示,从创作背景,壁画创作内容与所蕴含的精神内涵,使用户与壁画之间能够进行深度的、简易的交流互动,这不仅是语言的交流,更是一种心理体验的交互方式。除了互动性的认知,适合儿童的还有游戏性认知。通过在毗卢寺建立专属的儿童场馆,设立带有壁画文化的体验过程或可玩式文创产品,将壁画创作过程转变为游戏的方式,使儿童在游戏场馆内跟随游戏的步伐亲自进行壁画创作,印象深刻生动有趣。通过设置逻辑性等有挑战性的游戏来开发儿童的逻辑性认知,但注意难度不宜过大,否则会适得其反。这种互动性和游戏性以新技术的方式展示出来,儿童改变自身的认知结构,学习新的交互方式认知新鲜事物和思想内涵,即儿童认知的顺应过程。
3. 平衡过程的构建
同化和顺应是儿童认知发展的两个方式,利用传统儿童熟知和直觉性的体验调动起同化过程,利用新技术达到沉浸式体验调动起儿童的顺应过程,两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使用这两种过程达到认知平衡结构,使儿童巩固原有的知识同时获取新的知识。
针对不同认知度的儿童群体需建立不同的设计策略。针对认知度高的儿童来说,他们的知识经验已足够丰富,他们需要壁画精神内涵的获取,因此增加精神内涵的引导式展示,采用新技术等简单的互动方式,将毗卢寺壁画的精神内涵通过更加具象的方式体现出来引导儿童对此进行理解。针对认知度低的儿童来说,他们被动式接受佛教文化,需要更有吸引力的方式来使其接受佛教文化,利用感官体验使其无意注意接受壁画文化,同时新技术的运用使儿童体验感增强,增加用户黏性使其转变为认知度高的儿童。针对无认知度的儿童,他们是最需要对壁画文化产生兴趣的群体。首先要让他们了解壁画,无论是无意了解或被动了解,先产生一定的认知度,转变为认知度低的群体。不同的用户需求点不同,利用五感体验和新技术的沉浸式体验,调动起儿童认知的同化和顺应过程,并使其达到平衡,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图6)
结语
儿童是国家发展和繁荣昌盛的后备军,传统优秀壁画文化中蕴含的思想内涵无疑对儿童心理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提出利用自身感官体验和新技术来提升用户体验和降低传统文化内涵认知难度,以满足儿童发展需要的相关策略,使文化传承和儿童发展和谐共存。
参考文献:
[1]李延,高原.法海寺与毗卢寺明代壁画比较[J].艺术品鉴,2015(02):202.
[2]陈丽荷.石家庄毗卢寺水陆壁画的绘画构图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4(11):201.
[3]张茜,苏亚男.浅析毗卢寺壁画的色彩[J].中国民族博览,2019(07):146-147.
[4]吴建功.中国壁画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毗卢寺壁画——《毗卢寺壁画》导读[J].中国美术,2011(01):128-133.
[5]苏金成.石家庄毗卢寺水陆画宗教思想探析[J].艺术百家,2007(04):181-183.
[6]刘长城,张向东.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03(01):45-46.
[7]石向实.论皮亚杰的图式理论[J].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4(03):11-16.
[8]张梓滢.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儿童食品包装设计研究[D].济南:齐鲁工业大学,2020.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