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意产业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设计学类专业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瞄准市场对设计人才的需求定位,着眼创新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教学模块“通识教育+个性培养”双融合、教学手段“线上网络+线下实体”双组合、教学方法“项目驱动+竞赛主导”双结合、教学场域“课内指导+课外拓展”双覆盖、教学评价“学校主导+企业参与”双主体,构建设计学类专业“多元混合式”教学模式,解决学生实践能力与市场需求脱节、创新能力与信息时代需求贴合度不高、自主学习及主动探索动力不足三大主要问题。以长沙师范学院工艺美术专业为改革示范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改革效果。
关键词:创意人才;多元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学类专业;工艺美术
创意产业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现处于快速发展初期,亟需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意人才。美日的创意人才比例为15%左右,而我国不到1%,创意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设计人才作为影响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创意产业的发展。高校是创意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肩负创意人才培养重任,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构建指向创新能力培养的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模式,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要求,更是解决我国创意人才短缺的现实需要。
一、设计学类专业创意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一)国家产业政策的新导向
《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扶持激励文化创意产业与设计服务的深度融合,同时积极推进产学研用合作培养人才,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快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应主动求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高校成为培养文化创意产业高素质人才的“孵化器”。
(二)设计人才市场的新需求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文创产业从规模增长转向效益增长,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的驱动力逐渐增强。伴随科学技术指数级进步,使大部分重复度高、低效和低价的设计工作逐渐被人工智能替代,创新能力已逐渐成为设计学类人才就业的首要能力。
(三)教学主体对象的新变化
一方面,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高中生毕业升学率达到85%以上,部分学生对专业学习热情不够、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作为“网络原住民”的00后学生们具有注重实体感受和虚拟体验并重、独立与开放并存、认知与行为脱节等特点。以学生为中心地位,激发学生自主探求及主动创新动力,成为设计学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方向。
二、设计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
设计学类专业涵盖了工艺美术、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十余个本科专业,是应用性较强、以实操为主体、服务社会生活众多方面的专业群。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设计类专业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培养凸显出以下三个核心问题:
(一)学生实践能力和市场需求脱节
设计学类专业具有非常强的市场性,与社会应用紧密挂钩,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在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方法及手段上缺乏与时俱进,缺乏与市场发展需求的有效衔接,对学生的就业及职业发展较为不利。纵然许多院校开设了不少训练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并在课程教学中采用了项目式教学,然大多数设计项目为虚拟项目,课程目标的达成和评价流于形式,学生实践能力没有通过市场检验,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创新能力与信息时代需求贴合度不高
以信息技术和知识创新为特征的信息时代,对设计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形式的相对固化,加之部分教师思维的局限性和知识体系的滞后性,使得课堂教学边界的延展性不强。同时,传统课堂的共性培养,不便学生在信息时代发展自己的个性,无法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以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需求。
(三)自主学习及主动探索动力不足
传统教学组织方式以教师为中心地位,具有知识单向传递的典型特征,学生仅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讲学生听的知识灌输方式无法调动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学生单纯而被动地接受知识、被动地完成单一的、不具备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成为空谈。
三、“多元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围绕设计学类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经过系统性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不断探讨教学模块、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场域、教学评价五大模块,构建设计学类专业“多元混合式”教学模式。(图1)
(一)教学模块“通识教育+个性培养”双融合
创意人才培养需要革新方法,并根据行业需求的差异不断探索和创新最直接有效的不同培养方式,因材施教,改革传统教育模式,展开个性化教育。创意人才培养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文学、工学、管理学、设计学知识交叉融合才能产生更好的创意火花。打破传统单一的通识教育教学模块,强调通识教育和个性培养的融合。一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模块,除传统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外,增加了创新创业课程(属实践教学环节),含必修、选修、社会实践共计14个学分,必修6课时,由学校创新创业学院统一开出,选修为6学分,由二级学院开出。必修课解决专业知识的共性问题培养通识化人才,选修课以学生兴趣和意愿网上选修相关交叉学科课程,充分因材施教培养个性化人才。二是拓宽人才培养的维度,第一课堂(课内教学)培养通识化人才;第二课堂(导师工作室、各类研究中心、学生专业学习社团、创新创意团队、三位一体实验室等)培养个性化人才,关注具备创造力、创新思维和创意表达能力的人才培养,强调个性培养和发展,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落实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联合培养,加强通识化和个性化人才的融合培养。
(二)教学手段“线上网络+线下实体”双组合
互联网的实时、高效、互联等特点,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推动了教育手段的革新,传统教学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动态多变的国内外疫情使得线上教学成为常态。借助各类网络平台,整合传统课堂和网络教学的优势,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趋势。特别是一批批“线上线下混合式”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推进,使得越来越多的精品课程实现了线上共享,为设计学类专业实现“线上网络+线下实体”双组合的教学手段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搭建混合式课程教学四大模块:教师线上模块(教学资源设计制作及发布、线上互动等)、学生线上模块(线上学习、线上互动)、实体课堂模块(重难点解析、研讨交流、实操指导)、课程评价模块(线上线下共同评价),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图2)。混合式课堂教学增加了大量的自主学习环节,拓宽了师生交流的渠道,“线上网络学习”+“线下实体课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三)教学方法“项目驱动+竞赛主导”双结合
设计学类除传统的教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外,应更加注重教学方法上“项目驱动”和“竞赛主导”双结合。项目驱动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按照课程内容,结合授课专业特点及未来从事行业的需求,设置多个教学任务,通过组织学生查阅资料、共同商讨项目的解决方案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并通过一定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项目驱动法主要是指教学方法项目化、主题化,将教师开展的真实项目或者主题引入到教学环节,以设计项目或主题为对象,把相关的知识点融入到具体项目或主题的各个环节中去,注重学生知识的转化和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的培养,特别注重市场行业的标准和规范,避免仅学习知识而缺乏实践纸上谈兵。通过真实的项目,面对真实的场景,加强与市场、行业的对接,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竞赛主导法是指结合各专业课程内容知识体系,在综合实践模块引入学科竞赛环节,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类学科竞赛,以比赛的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水平。把学生放在省内、国内甚至是全球范围内高校的设计类学生进行横向比较,鼓励学生放眼世界,以竞赛检验和提高学生的设计应用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竞争意识,强化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学习主动性,同时让学生比较客观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差距。
(四)教学场域“课内指导+课外拓展”双覆盖
依据法国学者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概念界定,教学场域便是作为一个社会小世界而存在的,它是通过教师、学生及其他参与物以知识、情感、方法等为中介,以达到培养人为目的而形成的客观关系网络。传统认知里教育的教学场域仅在课堂在教室,大学教师“上课来、下课走”,教学场域仅发生在课堂内,忽视了大量课堂外的延展,教学场域应做到“课内指导+课外拓展”双覆盖(图3)。课内教学场域关注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等课堂教学,着重凸显教师课堂内知识体系传授的传道、授业、解惑作用,教师讲解疑难知识点、组织学生讨论、安排实训操作、组织项目推进和学科竞赛,指导学生完成学业、修满学分,顺利毕业;课外教学场域应充分利用导师工作室、研究中心、学生社团、创新创意团队、三位一体实验室等,围绕教师实践项目、科研项目以及学生的大学生研创项目、创新创业团队项目展开基于“合作”理念的小组讨论学习、协作学习,开展探究式、研讨式、任务式、项目化等教学,进行创新能力的拓展学习和培养。充分保证第一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同时注重第二课堂的教学指导和个性化培养,课内与课外教学场域的双覆盖,落实第一课堂是重点,第二课堂是亮点的特色,深化学科知识的延伸和应用,加强学生学习的连续性和延展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评价“学校主导+企业参与”双主体
评价问题其实是一个比较问题,通过预设一个标尺,将评价对象与标尺对照,以此对评价结果做出判断。评价教学过程的问题转换成要求教学过程符合什么标准的问题。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在用人单位的评价和社会反响。作为应用型的专业,社会对设计学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的培养不能以本为本,一味强调知识的灌输,应该注重能力和素养的综合培养。课程教学大纲的制订应邀请企业参与,共同制定课程评价标准,与企业共同培养人才。教学评价更不应由任课教师通过一个结课作品来简单评价,改变课堂任课教师单一的评价主体和方式,不能单是注重结课作品创作的过程和结果的综合评价,而应针对各类课程对于实践能力的目标达成要求,注重结合市场、行业的需求,在项目驱动教学的前提下,强调教师与企业共同培养,构建学校和企业双主体的多方多维评价模式,注重学生发展过程中综合能力的培养,建立以过程为依据、校企双方多元多维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就业和职业规划打下良好基础。
四、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与成效
以长沙师范学院工艺美术专业为例,经过近五年的不断探索,有效构建并实施“多元混合式”教学模式,展开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着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直面行业发展现状,推进专业的快速发展,全面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一)实施方法和过程
1.确立改革思路
出台了《工艺美术专业“混合式”教学实施方案》《工艺美术专业导师制》《工艺美术专业“多元混合式”教学改革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围绕教学的核心问题,积极研讨,团队成员通过申报教改课题、撰写教改论文等形成了一系列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并不断完善。团队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超过60%,通过“真实项目进课堂”“非遗大师进课堂”“双导师制”等一系列举措,展开校企、校地等产学研合作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分阶段实施并推广
自2013年起,我校设计学类专业探讨教学改革新思路,提出了“混合式教学”“一导多元教学”等教育改革新方向;2016年工艺美术专业启动实施了“混合式”“导师制”等教学改革方案,实施过程中,基于教学模块、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场域、教学评价五大模块体系构建了“多元混合式”教学模式,并于2018年完成教学改革。几年来,工艺美术专业“多元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不断完善并持续推进,人才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19年起,在我校设计学类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其他专业全面推广。
(二)教学改革成效
1.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并取得较好成果
构建传统课堂、导师工作室、研究中心、学生社团、创新创意团队、三位一体实验室等多维度教学模块,加强通识化和个性化人才的融合培养。工艺美术专业师生共同建设有“W.文创设计”“青舍工坊”“至臻开物”等导师工作室6个;“儿童陶艺发展中心”“铜官窑陶艺研究中心”等研究中心5个;“染织工艺”“髹漆工艺”等三位一体实验室8间。近五年来,学生自主创建工作室3个,自主创业12人次,获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践项目14项(国家级2项),获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7项,公开发表论文10篇,获学科竞赛省级以上等级奖42项(国际大赛一等奖1项,国家级一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8项),入列国家级展览5项。
2.人才培养初具成效并产生一定社会影响
教学团队潜心研究与实践,企业深度参与,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多元的教学评价等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形成了学校、学生、社会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使学生掌握了与社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塑造了创新型人才所需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突破了学校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壁垒,实现了“无缝”对接。同时,课内课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明显增强,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第二课堂吸纳了工艺美术专业一半以上的学生参与,与教师一起完成了社会实践项目20余项,师生共同创建了“大钱陶艺”“百日器”“默器”等品牌,产品深受市场好评,创新人才培养初具成效并产生一定社会影响。
3.教师的教研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教师团队更新了教学理念,改进了教学手段和方法,融合了信息技术与教学,教师对教学充分发挥引导、启发的主体作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促进教师教研能力的提升,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重突破。工艺美术专业现建有省级思政线上示范课程“髹漆工艺基础”1门,校级优质课程“中国工艺美术史”“染织工艺基础”等7门,另建设“陶瓷工艺基础”等线上课程35门,为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所有课程的基础知识点均已实现线上共享,学生利用课前课后的时间完成自主学习,给课堂留出了更多的时间,便于师生共同研讨和创作,极大地提高了课堂质量和效率。“中国工艺美术史”混合式教学获得湖南省思政课堂竞赛二等奖。《创新能力培养视域下设计类专业“多元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获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结语
以创意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设计学类专业“多元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围绕设计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等方面积极展开教学改革,全面梳理了设计学类专业教学问题,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模式理论体系。诚然,该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适合于设计学类专业评价指标体系,逐步深化适合于设计学类专业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搭建基本状态数据与实时评价数据相结合的结果呈现平台,形成评价激励与约束机制相结合的持续改进机制。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强化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校企合作机制,打造复合型的“双师型”教学团队,通过定期企业顶岗提升教师项目式教学能力,重点关注教师的创新研发能力和市场意识的培养。同时,进一步在校内外实训基地提供多岗位分组培养,利用“三位一体”工作室等各类教学场域,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打破年级和班级的界限,积极组织学生参与项目实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场意识和创新精神。
2020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OBE理念的应用型本科设计学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编号:HNJG-2020-1193)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2014-3-14)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3/14/content_8713.htm.
[2]任锦鸾,刘丽华,李静,刘虎.创意人才培育体系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3.08:67-71
[3]赵志娟.项目驱动式教学在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中的应用[J].大学教育,2019(11):79-81
[4]黄高智.文化特性与发展:影响和意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2
[5]杨开城,卢韵.一种教学评价新思路:用教学过程证明教学自身[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1,33(06):49-54.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