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艺工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环境中,面对新文科的新要求,广东工业大学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学为主题,结合实践教学案例,重新定位数字媒体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框架。文章从学科融合的培养理念、大类平台课程创新改革以及具体“艺工融合”教学的执行情况,总结出具有自身特点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模式,以期对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与实践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艺工融合;课程改革;数字媒体艺术;新文科
引言
“新文科”的提出,促进了传统文科的更新升级,从学科的单一性转化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从提供适应性服务过渡到主动引导社会发展。如果说工程教育是在“追求真理”,那么文科教育就是“追求善”和“追求美”。新文科所倡导的新发展,形成了具有复合性、适应性和前瞻性的教学理念,促进了学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广东工业大学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其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被评为新一批的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是湾区内数字媒体专业唯一入选一流专业建设点的学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以工科院校的技术背景为支撑,以“数字技术”和“媒体设计”学科相互融合为核心优势,强化技术与艺术结合的跨界创新能力。本文以广东工业大学数字媒体专业为实验试点,探讨教学发展新模式。
一、新文科新要求:跨学科融合的培养理念
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宣言》提出,新文科教育改革创新需要找寻新型人才培养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形式。物理学中有一词“藕合”,意思是不同系统之间相互影响,实现集成的作用。在新文科的要求下,高校教育不但要完成学科内的耦合,还要逐步实行与自身学科体系外的其他专业之间的耦合。
广东工业大学作为工科背景的院校,在新文科的倡导下做出两方面的改变:首先,隶属文科范畴的人文艺术类专业,需要融合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的标准和模式来制定培养计划;其次,将各专业以融合学科的大类模式进行招生,定位艺工融合的顶层学科框架,制定培养人才目标,设定培养过程。
(一)“艺工融合”的顶层设计——专业融合
在古汉语中,“艺”是技艺、技巧的意思,拉丁文中“ars”也涵盖了艺术、技能、制造的含义,艺术与技术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恰恰说明了对数字媒体专业推行“艺工融合”的合理性和重要性。
福楼拜说过:“科学与艺术,从山麓分手,又在山顶汇合”。时代的变化让艺术与技术再一次结合。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在学科专业定位梳理之前,一共有分散于6个一级学科的11个专业,专业种类庞杂。改革后,归属工科的专业归类为“创意工学”,归属人文艺术类的生源则归类为“艺术工学”,实行工科与艺术两线并行的育人模式。最后撤停“错位过剩低质”专业,让专业体系由“瘦身”到“强体”。(图1)
以数字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两个专业为例,“艺”与“工”有所偏重地交叉融合,一方面抓稳基础学科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吸收渗透学科交融的知识养分,以期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艺工兼备的复合型创意设计师、艺术工程师。
(二)工程教育认证矩阵的引入——能力融合
教育部工程认证规定学校必须以学生为本,以专业产出为导向。心理学家麦克利兰认为,真正影响人类能力和行为的三项基本素质分别是思维能力、基本技能和个人品质。在新文科与新工科理念的要求下,高校需明确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目标。
首先,思维能力是学习掌握新知识与技术、分析规律并且能够加以运用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设计应用及设计研究为目标。其次,基本技能的掌握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其对应的培养目标包括创新学习与合作交流,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最后,新文科首先强调“立德树人”,个人品质素质的养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以上三项基本素质对应工程认证的12个指标点。在这个指标系统里,确定了“终生学习能力”是最核心的培养毕业要求。在信息化社会中知识更替的周期变短,学生在毕业以后会开启新的学习路程,而终身学习理念强调“学习技巧”的培养,使知识学习和动手实践可以贯穿学生发展的不同阶段,从而帮助学生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
以麦克利兰的素质模型为原型依据,延伸出设计研究、设计应用、交流合作、创新学习、道德修养、服务社会6项培养目标,对应工程认证的12项指标点,从而形成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模型,第三圈培养目标与第四能力圈能力指标点之间为交叉融合关系,用虚线表示。(图2)
(三)培养过程的逻辑分析——课程融合
合理的培养过程是学生构建知识、素质及能力实现的基础,宝塔式知识建设的培养模式,以基本知识为宽大的塔基,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塔身,深入的学科方向和发展前沿为尖塔,强调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深厚的专业知识,有利于使学生迅速与学科前沿接轨。(图3)
从课程目标导向来看,一个合格的设计类学生应当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阔的。大类平台课以培养学生设计思维、技术思维、学习方法及国际视野等能力为导向;专业基础课主要以培养学生专业思维、设计方法、技术基础、专业基础等能力为导向;细分下的专业课以培养学生的洞察力、创新力、专业能力、职业规范能力等为导向;在跨专业课程以及毕业设计上,通过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产出导向、设计策略、项目训练等能力,激发不同专业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交流、自主学习等潜能,为连接社会及后续发展提供帮助。
二、大类平台课的创新改革
专业课程是单一的、独立的,而大类平台课把归属同学科的不同专业课程组织在一起,在强化学生的基础教学、拓宽专业口径方面起到积极作用。课程改革后,学生在大学的一学年里不细分专业,学习同样平台创新课程,课程由各系的教师共同建设。
(一)课程前期准备——师资融合
课程的顶层设计决定了课程的培养目标,首先,大类平台课程的改革创新通过引进国家级精品课程及国家级的名师,让学生基本能够享受全中国最好的课程资源。接着,学院选派骨干教师外出培训,并且跨学院邀请其他专业系的老师来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最后,由教授及老师进行统一讨论、集体备课,以确保创新课程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在课程质量的要求上,教师在知识结构上也必须有艺工融合的理念,并通过整合学科概念来向学生传授知识。
(二)课程框架创新——学与做融合
“从做中学”的理念来自于杜威的知与行论述,支架式教学作为建构知识的主要的教学模式之一,为教师提供了课程框架的范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自己所学知识意义的积极建构者,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起到帮助和促进作用。以“综合设计基础”为例,学生从已有的相关知识概念出发,通过教师搭建的学习支架,达到课程所要求的教学目的。(图4)
第一步搭脚手架。教师在集体备课的时候合理编排教学思路,如讲什么,练什么,每个环节怎样衔接,设立怎样的评价体系等。“综合设计基础”课程中,设置一个讲授环节及两个训练部分,以达到让学生解决设计思维与方法的问题,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课程执行目标。
第二步进入情境。通过系列结构的问题使学生形成知识概念框架,由浅入深引发学生们对学习的渴望与深入研究的动力。通过讲授创新的设计理念与方法的基本逻辑,为学生打下学科基础,为课程下一步的实践环节做准备。
第三步独立探索。学生在训练的第一环节以有意有形的物象为基础展开创意,第二环节,学生以具象物象来表达抽象概念、形态及语义。经过系列独立训练,使学生迈向临近发展区。如让学生以二十四节气为情景进行创意,体验形态的语义。
第四步协作学习。教师鼓励学生开展组内讨论和组外学习,学生在分享自己思维的过程中理清思路,提高语言技巧,促进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2020年疫情期间,课程调整为在线教学,外出调研调整为居家课题的研究,如宅家期间的厨房使用调研、居家生活方式调研等,以此达到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动力的目的。(图5)
第五步效果评价。教师从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团队合作中的付出以及对所学知识的内化这三个点为准则,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何观察,如何思考,如何完成每一个环节的训练,是否激发了自己的潜在能力,并将这些准则体现在课程的评分体系里面。
三、数字媒体专业“艺工融合”的教学探索
艾斯林格从设计跨学科的角度出发,认为设计必须由科学技术与人体工学相结合、自然主义与哲学相结合、人文与社会相均衡、历史学和审美学相结合、市场驱动和金融发展相结合、可持续发展与环保目的相结合。可见,设计实践须有科技、人类学、产品文化、语义论、商业等多方面协同作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育需从跨学科的理念出发,多方位整合,实行“艺工融合”的教学方法。(图6)
(一)多专业资源的整合利用
如何把创意工学与艺术工学从不同类别的课程中进行艺工融合,首先要尽可能把多专业的资源进行整合利用,把跨专业课程打造成特色。学术讲座课程、国际教师工作坊、跨专业专题工作坊等三类型的课程都是跨专业、跨年级和跨层次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可以参与在一起,突破单一的知识体系,进行多元化的学习。学分化的工作坊不是凌驾教学体系之外的课程,而在规范课时内进行。
(二)双背景师资构成
高素质专业教师的引进对教学、科研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影响。学院引进科学技术和人文艺术双背景的教师来进行课程融合,课程的融合首先要做到双方课程互置,如技术背景的教师教授艺术类学生编程、软件等技术实现知识,艺术背景的教师教授理科类学生基本色彩、视觉构成等艺科知识。此外,教学团队双专业合作的课程需要达到三分之一的比例,比如虚拟现实、交互设计、游戏开发等课程,要求艺术和技术的老师同时备课、共同授课,这种模式有利于技、艺结合的综合型数字媒体人才培养。
(三)跨专业工作坊融合
跨学科跨专业的工作坊以社会热点及未来趋势为教学主题,构建实践型的教学机制,可以树立以综合能力为重点的专业发展理念,提高学生实践学习成效。工作坊实践已经在艺术与设计学院运行了9年时间,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体系包含专门推广工作坊的网站及微信公众号平台,在平台上每周更新招募情况、专业分享等信息,学生可以透过平台在线报名,新颖的推送内容及简化的报名手续使工作坊比以往更具吸引力。除此之外,平台还具备数据统计、教学管理等功能,促进数字媒体专业跨学科团队的合作粘度形成。
工作坊的教学活动是延伸形成螺旋形上升、多维拓展的教学指导体系,在此过程中,工作坊的参与主体逐步从个人转向了团体,从高校走向社会。第一阶段,工作坊所有的作品成果在校内进行公开的成果汇报及展览,营造交流平台。第二阶段,依托广州商业展览氛围浓厚的地区背景,从中挑选半数有创新性及实用性的作品面向社会,推荐参展。第三阶段,对接企业引入商业项目,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本土品牌市场,将设计理念与商业需求结合。
(四)跨专业毕业设计合作
跨专业合作将数字媒体艺术与技术的学生组成协作团队,共同完成毕业设计作品。第一步,由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进行设计创意构思;第二步,由导师遴选出需要合作的选题,再由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毕业班学生介入,组成跨专业的团队;第三步,由艺术与技术的老师共同指导,一起完成跨专业设计合作。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打破了以往单学科作品没有技术实现,或者视觉设计不够美观的缺陷,完成了大量艺工融合的作品,包括声控激光灯、VR全景航海旅行、雷达感应+3DMapping交互装置、手机游戏开发、AR纹身、Kinect人体识别、数字水墨等等。
四、结语
艺工融合是对艺术与科技如何对话的探索,是对未来的延伸。对于社会来说,高校的任务在于培养出具有创造能力与探索精神的跨学科融合人才和团队,“艺工融合”的模式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并将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和补充。
2020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设计学跨专业平台《综合设计基础》课程思政创新改革(粤教高函〔2020〕20号文)
2021年度广东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示范项目:示范课程《综合设计基础》(粤教高函〔2021〕21号文)
广东工业大学课程思政类项目:《综合设计基础》课程思政示范课(广工大教字〔2020〕33号文)
广东工业大学校级课程思政试点项目:课程思政试点课程《综合设计基础》(广工大教字〔2021〕11号)
参考文献:
[1] [1]张俊宗.新文科:四个维度的解读[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67(05):15-19.
[2] [2]袁清,王雨洁,陈婵.新工科与新文科:“双脑”会聚共创未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05):23-29.
[3] [3]李文嘉,张毓云.协同教学模式下的家具设计课程实践研究——以校园家具设计专题为例[J].装饰,2014(06):107-109.
[4] [4]王晰巍.迎合新文科建设要求 培养复合型学科人才[J].图书与情报,2020(06):14-16.
[5] [5]姜晓坤.面向新工业革命的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8.
[6] [6]时慧,李锋.新工程教育:STEM课程的视角[J].开放教育研究,2019,25(03):36-43.
[7] [7]陈东生,甘应进.艺术工学特色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目标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0(02):31-34.
[8] [8]唐苏琼.高校实施大类招生的利弊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9(01):88-89.
[9] [9]高文,徐斌艳,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10] [10]汤晓颖,梁婷,方海,张濬哲.开启全感知训练的跨专业工作坊教学探索——以“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承”国际工作坊为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8(05):151-155.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