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汉民设计思想与教育观研究专题主持人语:
主持人:陈楠
作者:陈楠(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长聘教授,博士) 摘要:陈汉民先生作为中国现当代艺术设计的标志性人物,被公认为中国平面设计的泰山北斗。他亲身参与、见证了共和国发展历程中的若干重大节点事件,一生致力于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特别是平面设计专业的创立与建设。他的艺术教育思想、设计理念对中国的平面设计教育与实践都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平面设计之路。文章试图通过其专业之道、人文情怀、为师之德、精湛技艺等方面梳理分析陈汉民先生倡导的学术主张、设计创作思想与教育观念,这是中国现当代平面设计史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建构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设计方法论、艺术设计教育体系、营造具有时代精神的中国设计风格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与学术意义。 关键词:陈汉民;艺术设计;平面设计;设计教育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陈楠.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陈汉民设计思想与教育观研究[J].湖南包装,2023,38(5):1-4 |
1 志于道:从实践中锤炼出的专业之道
陈汉民先生作为时代象征性的人物,他的人生历程、教育思 想以及设计作品对于中国的平面设计教育与实践都有着巨大的 推动作用,他提出艺术设计应遵循“民族情、国际观”的设计观念, 标志设计以“四好原则”为设计标准,倡导“教学紧密结合实践”, 在设计实践、教育实践中锤炼出了他独到的专业之道。1.1 国家形象的设计之道
在设计实践中,特别是设计国家形象、政治主题的设计项目 中,陈汉民先生旗帜鲜明地执行正确的导向意识,批评遏制了一 些时期出现的强调创意表现忽视思政问题的现象。 指出了“国家 形象不光是一个看得见的视觉形象,而且是一种思想、观点和理 念” , 总结、归纳出国家形象在平面设计中的体现、演化以及新中 国成立以来到改革开放后的表现形式,始终强调爱国和对传统文 化的深刻理解是从心底而来的设计依据,最能体现国家形象,并 提出设计是文化的观点以及设计人员在设计方面体现国家形象 的责任 。1.2 民族情与国际观融合的设计之道
陈汉民先生一直致力于中国文化的设计学立场,在平面设计 视觉语言中强调对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情感的关注与表现,他认 为“文化只能融合,不能接轨”,一味以模仿、借鉴去迎合国际化设 计,一定会出现水土不服,缺失的不止是“文化自信”,更是“立身 之本” 。 他在染织图案与装潢设计等多样的学习经历打下了坚 实的专业基础,特别是对于中国传统装饰艺术运用得炉火纯青, 在面对社会一度出现的漠视中国传统文化、盲目崇拜西方文明的 情况 ,他注意到平面设计中出现了类似放大英文、缩小甚至删 除中文的现象并指出: “平面设计要遵循‘体现传统文化的精髓与 真、善、美’的原则,文化方面不能盲目和世界接轨,要审慎对待信 息时代模仿与民族化的问题。 ”他积极倡导“民族情、国际观”的 设计观念,一方面身体力行,通过自己的设计案例带动设计潮流, 如在中国人民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的行徽设计中采用中国 传统装饰图案、书体字形的设计手法、设计理念,创作出兼具中国 气度、民族风格与现代精神的经典作品 。 另一方面,在教学中积 极开展国际交流,以国际的视角引导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艺术设计 语言的关注与运用。 正是这种持续不间断的为学之道,吸引和激 励着无数青年设计师开始关注面向世界的中国设计格局。 他在 教学中强调图案教学的重要作用,图案教学不是纹样写生变形与 临摹,而是一个完整的艺术设计教学体系与方法,曾对中国的设 计教育起到过重要影响。 他注重对自然、传统、民间形式、规律、特 点的摹写与研究,并将之创新性地设计应用于衣食住行中。 在今 天设计教育大繁荣的时期,在众多的教学方法的背后,我们有责 任传承历史文脉,并将其完善、发展,而陈汉民先生对于图案教学 的推动与重视实际上就是被这种责任感推动的结果。1.3 从日常、跨专业提取设计之道
所谓技进乎道 ,陈汉民先生在多年的专业实践中不断追寻 着质朴的设计之道,他在实践中能够敏锐地观察到那些看似简 单、平常的事物中蕴含的道理和规律,从日常生活中随时观察各 种别人往往不注意的现象道理。 比如关于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 中涉及的“情与理”的辩证关系,他曾就一篇新闻进行了提炼总 结: 2006 年 10 月 26 日,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在北大作演讲期 间,许智宏校长在自由提问环节送了杯水到希拉克面前,总统随 从匆匆上台准备拿走水时被希拉克悄然制止。 陈汉民先生在与 笔者的一次交谈中详细地谈到这个事件引发了他的专业思考: 校长倒水出于礼貌符合情感但不合规定(通常外国领导人不会 接受他人提供的食物饮料),是“合情不合理”; 而随从阻止的行 为尽职尽责但显得有些不礼貌,即“合理不合情”。 最终希拉克 圆满地化解了这一尴尬场面,他接过了水杯但全程未喝,在陈汉 民先生看来这是“既合情又合理”的处理方式 。 进而他将这个 分析归纳提炼出来应用于设计实践教学中,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设计是一种在情感与理性之间平衡的解决方案,它受到诸多条 件的限定,包括设计师的个性、客户的要求和使用功能与成本 等,它们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应该选择一种既切合实际又合理 的方式来处理最终的设计方案。2 据于德:诲人不倦、君子慎独
陈汉民先生执教半个多世纪,恪守“君子慎独”的君子之德、 为师之德,先后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平面设计终身成 就奖、光华龙腾奖设计贡献金奖、文化艺术事业突出贡献奖。 他一 贯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底和创造性的设计思维,力求培养 学生具有艺术与科学相结合、设计与生产相结合的设计思想以及 灵活的构思能力 。 同时,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与时代风格相补充 的思想主导下,培养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他是一位桃李满天下 的好“园丁” 。3 依于仁:专业热忱与人文情怀
许多学生印象中的陈汉民先生是一位非常严肃甚至有些古 板的具有强大气场与威慑力的老先生,但其实你会经常看到他充 满了亲情与仁爱的一面,甚至非常细腻用心。 在他晚年曾发起了 一场创作藏头诗的工作,把许多认识的同事朋友学生的名字作为 创作对象,设计了有趣的藏头诗,在诗中融入了他的个性解读,这 种有趣的文化行为也能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他具有的亲情友爱之 心和快乐活泼的童心。4 游于艺:专业精深游刃有余
4.1 形式与内容:可遇不可求
陈汉民先生提出“不论从构思到形式都要从客观条件出发, 表现自然合理,切忌牵强”。 他常以一笔多用、一形多义来达到形 简意赅的表现效果; 或是以增笔、连笔、断笔、减笔、交叉等手法对 图形与字形进行大胆的再创造; 或是善于把抽象概念形象化,都 强化了表现的力度,从而形成一种雄辩的标志语言。 在这种艺术 水平后面反映了他日常观察与思考的积累 。 他注意收集各种 标志设计成功与失败的实例加以研究分析,并发掘和合理运用潜 在客观条件,通过尊重客观条件,达到主观与客观在艺术内容和 形式上的完美统一,这也是他艺术创作上的一条普遍规律。 例如: 陈汉民先生设计的“中国人民银行”标志就具有这一特点。 他用 3 枚铲币组成汉字“人”字结构,中间形成的负形也是一个更清晰 的“人”字,十分巧妙。 中国妇女联合会标志的最初创意是用 3 个 “W”(women 首字母 ) 组成环形,但上端的倒过来的“W”容易产生 歧义像“M”,陈汉民先生在图形中心巧妙地加上一个圆点,使圆形 的负形构成一个汉字“女”字,轻松化解了这个问题,成为经典汉 字设计案例 。 同时,他提出“设计要解决问题”,注重形式语义 的准确,强调“准确借喻、避免歧义”,设计在多数情况下体现的是 概念形象化,运用比喻手法是使抽象概念形象化的重要手段,为 我们解决“表现什么与怎样表现”的关键问题提供了“面向社会, 沟通雅俗”的设计思路,他设计的中国银行标志、北京民族饭店标 志、 “五个一工程”奖标志、国家金质产品奖章、国家优质奖纸质模 型、中国老人节标志都成为中国平面设计的经典案例。4.2 通俗与高雅:曲高不和寡
陈汉民先生认为图形符号特别是标志徽记是要给大多数人 使用和观看的,而且观众几乎是非专业的人士,社会对设计作品 的认可必然包含雅、俗两个方面。 “因此,雅俗之间如何沟通是设 计者面临的矛盾之一,也是创造力表现的出发点”。 先生将“俗” 分为两类: 一是俗得亲切,俗得可爱,俗中见雅,这是大气之俗; 另一种是庸俗之俗。 “面向社会 , 沟通雅俗”的设计原则也包含了 情感与道德标准的问题,需要一并考虑。 他认为“设计以人为本” 的核心是注重大众的、实用的使用需求与“高雅不曲高和寡,通俗 不俗气”的结合 。 要解决好这些问题 , 就需要设计师摆好自己 的位置,要先当学生,后当老师,要勇于创新,而不是一味地迎合; 既要有超前的意识和对历史负责的精神,又要从实际出发、敢于 坦言,还要注意方式、方法,以理服人。4.3 基础与专业:求实不回避
陈汉民先生坚决贯彻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办学方针,处 理好各种矛盾,包括理论与实践、学校与社会、科研与教学、基础 与专业、教育学与理论学、红与专的关系,通过不断探索走出了一 条结合国情的艺术设计教育之路 。 他非常注重基本功的训练, 这是那一代老艺术家共同的宗旨和追求,而这是在电脑时代最容 易被回避或忽略的部分。 实际上,一名成功的设计师必定要经过 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因为图形的规律、色彩的原理、材料的掌握以 及空间的体量关系等都需要有量化的积累过程,并且是亲自动手 尝试才能产生直观的一手经验,若没有或忽视这一环节就会导致 学生普遍实践能力的下降与浮躁心理的滋生。5 结语
陈汉民先生一生致力于在设计传播中坚守中国文化立场,庚 续中华文化根脉,在设计活动中注重突出中国元素、中国价值、中 国经验及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特别是传统设计在迈向现代性过 程中所追寻的设计的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 通过回望其艺 术设计之路,追忆陈汉民先生的学术思想、教育理念以及设计方 法等在中国现当代艺术设计实践、理论研究及教学培养中的重要 价值,对于当下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他所倡导的严于律己、君 子慎独的为师之道以及投身教育事业的热忱与执着,更是今天艺 术教育者的楷模与榜样。 谨以此文对陈汉民先生致以崇高的敬 意与深深的怀念。(原文载《湖南包装》2023年第5期,知网、万方、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的学术期刊。)
参考文献
[1]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 沉痛悼念杰出的艺术设计教育家、设计家、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开拓者、引领者陈汉民先生 [EB/OL].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新闻动态 ,(2022-12-30)[2023-08-25].https://www.ad.tsinghua.edu.cn/xw/xwdt/228.htm.
[2] 杨伯峻 . 论语译注 [M] . 北京:中华书局,2014:66.
[3] 肇文兵 , 赵华 . 在平面设计中熔铸国家形象:陈汉民访谈 [J] .装饰,2009(9):27-29.
[4] 徐沛君 . 模仿与民族化 : 陈汉民访谈 [J] . 美术观察,1999(12):6-7.
[5] 陈汉民 . 求变·求新·求实·求美:在经济改革中商业美术的发展之道 [J] . 装饰 ,1990(1):3-4.
[6] 陈汉民 . 银行行徽设计 [J] . 装饰 ,1992(1):22.
[7] 魏源 . 魏源集 : 上册 [M] . 北京 : 中华书局,1976: 5.
[8] 陈汉民 . 收录于视记 50: 陈汉民艺术设计作品集 [M] . 河北:河北美术出版社 ,2010:32.
[9] 高中羽 . 中国风格与时代气息的巧作:欣赏陈汉民先生标志设计艺术 [J] . 美术之友 ,1994(3):31-32.
[10] 陈汉民 . 商业美术教学 [J] . 装饰 ,1980(3):34.
[11] 高中羽 . 陈汉民教授及其作品 [J] . 上海包装 ,1993(4):43.
[12] 章莉莉 . 大师艺术教学经典 : 陈汉民 [M] . 上海 :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8:11.
[13] 曾辉 . 以意造形以形举义:陈汉民教授的艺术设计与教育思想访谈录 [J] . 美术观察,2009(1):35-38+2.
[14] 陈楠 . 中国汉字设计史 [M] . 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 ,2021(7):253.
[15] 陈汉民.陈汉民标志艺术 [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8.[16] 郭秋惠 , 王丽丹. 陈汉民教授访谈录 [J] . 装饰 ,2006(7):97.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