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年间,铁路的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从闷罐车、绿皮车,到动车、高铁,返乡之路越来越舒适。但只要流动还在,渴望回家的人们总是在每年此刻触动你我。
▲1993年春运,经过长途跋涉乘坐民工专列抵达上海的旅客。于文国 摄
60-70年代
从1954年起我国就有了“春运”的记录,只是客流很少。
▲1963年1月,武汉铁路局客运段,女车长骆琴明和乘务组的工作人员在研究工作,处理旅客的意见。吴洛夫 摄
▲1965年2月,北京站的工作人员在春节期间坚守岗位,为旅客服务。蔡壮田 摄
80-90年代
现在我们所说的春运,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后,人员流动限制放宽,不少人开始选择外出打工、经商、求学。他们在春节前集中返乡,民工流、探亲流、学生流构成了每年春运的三大主力军。
▲1987年12月,广州火车站因农民工激增而使大量旅客滞留。于文国 摄
▲1987年春运,北京,等车的返乡农民工。许之丰 摄
▲1993年春运,在闷罐车前排队的乘客。这种闷罐车原本是运货物或牲畜的,只有在万不得已时才用来载人。于文国 摄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民工潮”巅峰期,春运期间开行闷罐车,一般根据铁路调度插空行驶。于文国 摄
▲超载的车厢。于文国 摄
在春运大潮中,火车承载着我们太多的渴望。不少春运记忆定格在了我们脑海中,闷罐车、票贩子、行李箱 、彻夜等候的抢票队伍、超载的车辆、人头攒动的火车站、摇晃的车厢……在90年代的“民工潮”中,这种渴望最深。
▲1993年春运,全国农民工输出地四大源头之一的阜阳,大年初三就有大量打工者准备乘火车外出打工。于文国 摄
▲1993年春运,年未过完就有大量民工准备乘坐火车外出打工。于文国 摄
▲2000年春运,已经挤不上车的乘客央求工作人员别赶他走。杨登峰 摄
▲2000年春运,归家的人们唯恐落后,一位执勤战士奋力维护秩序。杨登峰 摄
▲2000年春运,千禧年,铁路春运的窘境仍未改观,翻窗而入,确为无奈之举。
(欢迎关注映像志,ID:image1839)
21世纪
购票难,一直是人们关于春运讨论话题中最激烈也最为纠结的话题。谁也没能说清楚,这种病的病根在哪里。
▲2004年春运,开审理铁路公安抓获的小偷和黄牛。
▲2007年春运,回家的车厢。许之丰 摄
▲2007年春运,在京农民工乘坐专列回家。许之丰 摄
▲2008年1月28日,武汉汉口火车站广场上客流爆满,检票进站口乘客们在雪中艰难前移。当年,南方暴雪给春运带来严重威胁。摄记/东方IC
▲2009年春运,北京西站,在候车点休息的乘客。
▲左图:2008年1月23日,北京西站临时售票亭前排队买票的旅客。右图:2011年春运,北京西站售票厅里的售票员。杨登峰 摄
▲2011年春运,北京西站,临时售票窗外买票的旅客。杨登峰 摄
▲2009年春运,西安,工会助农民工平安返乡。杨登峰 摄
▲2014年1月15日,在粤桂交界的广西梧州市藤县路段,返乡的摩托车手行驶在公路上。甘汉深/东方IC
高铁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数十年间,铁路的发展其实也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以前的闷罐车、绿皮车,到现在的动车、高铁,我们的返乡之路越来越舒适、温馨。
▲2013年,高铁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杨登峰 摄
▲2016年1月10日,北京西站检票口,来自安徽省马鞍山市的贾宏俊扛着一张全家福经过检票口。这是孩子年满10岁时,全家拍的全家福。王伟伟 摄
▲2017年1月12日午夜,北京站广场,新年的春运即将开始。王伟伟 摄
▲2017年1月13日凌晨,北京站,2017年春运大幕开启,来自重庆的廖学东和1周岁的儿子登上了第一趟农民工专列。王伟伟 摄
▲2017年1月13日凌晨,搭乘北京铁路局春运首趟农民工专列的乘客向记者展示车票。王伟伟 摄
▲2021年1月28日,春运正式拉开帷幕。石家庄火车站,民警正在为旅客答疑。张海强 摄(选自《人民摄影》)▲2024年1月26日,春运首日,南京南站,旅客安检后背起行李走向候车大厅。工人日报记者 刘金梦 摄
如今,回家的路变得容易了一些,而春运将成为这个时代中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