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现代绘画的观念与语言,理解世界和我们自己

吕澎

2023-09-25 11:04:00

已关注

没有人能够说他或者她通过一生的艺术学习就能够对艺术有完全透彻的理解,对于绘画的认识同样如此。我们从第一天询问什么是绘画,或者第一次从老师那里获得了关于绘画的知识,再或第一次拿起画笔进行涂抹,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完全不能说我们对绘画,有一个不再需要增加知识的理解。

实际上,绘画,或者说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的绘画,永远是一个迷,她吸引我们,感染我们,她以不断变化的形式躲躲藏藏,又以千姿百态的样式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让我们觉得短暂的生命具有无限的意义。今天,艺术的形式让我们目不暇接,但是,我们真的理解绘画吗?在日新月异的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汇叫“现代绘画”,甚至,不少人在没有任何艺术史知识的情况下也熟悉“莫奈”、“梵高”、“毕加索”或者“达利”这些名字,在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的今天,我们在北京、上海、广州以及其他大城市都能够断断续续、多多少少看到这些西方艺术家的绘画展览,即便不少作品并不是原作,而是通过科技视频以及类似的技术方式呈现出来,人们似乎也没有减少去观看的兴趣与热情。我们问过自己没有:究竟是什么动力在驱使我们对绘画,对现代绘画以及当代艺术的兴趣与观看?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人们对作为“艺术”的绘画如此不同程度的着迷?回答这类问题并不是简单而一律的。

吕澎的书房
我认为,对人生为什么需要并热爱艺术这个问题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我首先认为自己对艺术的爱是天生的。这个爱,驱使我们去寻找对艺术的亲近和理解。阅读,观看展览,倾听艺术家的述说,再阅读,再观看新的展览,再倾听他人的看法,日积月累,这样的生活没完没了,可是,我始终认为艺术或者绘画是一个迷,一个可以让我们不断去询问、打探、理解以及去感受的深渊,尽管如此,我们一定体会到艺术或者绘画让我的生活有一种无尽的饱满与滋润。 四川美术学院图书馆
在一个物质主义消费时代,人们不太注意精神的饱满和充盈,生活的具体问题让大家应接不暇,生活中的麻烦总是不断袭来。可是,我们应该抽出一点时间来思考,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究竟是限于应付不断的具体琐事,还是尽可能地理解生命的精神性而在绘画、音乐、戏剧、舞蹈以及更多样的艺术形式中去感受生命的意义?
实际上,艺术虽然是一个迷,但是,这个迷与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紧密相关:开放的心胸、想象力的自由、理解力的扩大,生活态度的纵横,如此等等,都与我们是否理解艺术有关。人类清楚,在之后的永远中,人类要与各种来自社会与自然的问题交道与共存,我们解决一个问题,不过是为生命的可能性提供一次新的机会,而艺术会给我们的思维开启一种对生命的认识习惯:永恒是在我们的感受中存在的。因此,当我们越是理解艺术,就越是仿佛与永恒靠近,这样,物理意义上的时间和空间就变得不重要了,我们会将自己的生命视为宇宙的存在,我们就会很好地理解叔本华为什么要说世界就是我们的意志的表象,学习并深入理解艺术的人都能够同意这一点。理解艺术就是理解过去,也是品尝未来的滋味。
基于人与人之间沟通、扩大以及连接的重要性,我愿意与大家分享我对人们关心的现代绘画这个艺术话题的理解和认识。未来,我们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到世界各个城市的美术馆和博物馆观看艺术,也会有更多的国外艺术展览在中国举行,无论已经有过艺术史知识的人,还是没有经过艺术学习的理工生,程序编写者或者生意人,抑或你是一个在政府部门工作的人,一旦你认识到不断了解艺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找寻一次快捷但又不失基本知识逻辑的学习机会,也许是有益的。我的老师范景中先生之前给不少关心和热爱艺术的人讲解了西方艺术史,有数百万的听众获得了关于古典艺术与绘画的知识,这样,我接着介绍一下西方现代绘画,也许能够借用范老师的讲解与提供的艺术知识与大家共同分享对艺术的理解。
现代绘画:新的形象语言 1986年
我在30岁时通过自学艺术史,写了一部《现代绘画:新的形象语言》,今天,上海书画出版社又通过《西方现代绘画简史》这个书名将其再版。彼时,我如饥似渴地通过为数不多印刷质量很差的艺术图书学习,除了蒙克的作品以外,尽管我几乎没有看过别的西方原作,也逐渐获得了一些有关艺术史方面的知识。我的意思是说,对艺术的学习不是出自一种负担,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出自我们对精神生活的向往和希望与他人心灵产生共鸣。如果我们真的像理解宗教那样理解了艺术,就会把每一分钟每一次对艺术的亲近视为对生命的延伸和扩大。
《视觉的震撼:西方现代绘画的观念与语言》 通过十节1小时候左右的课程,向大家介绍西方现代绘画产生的历史以及不同流派与画家的艺术观念、语言和风格特点: 认识与欣赏现代绘画,不在于去判断它好或者不好,而是去理解绘画何以从莱奥纳多达芬奇的古典主义到毕加索的立体主义。十节课是一个系统,可以让你获得关于西方现代绘画的一个相对完整的历史形状与轮廓,使你今后能够比较富有文明知识地在大脑里形成一个关于现代绘画的知识结构。 现代艺术的主要任务是提供新的视觉方式,改变观看与分析世界的逻辑,拓宽我们的视野。我在课程中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艺术家如何用新的语言符号呈现新的观念。那些被视为越过现代主义规则的观念艺术,实则惊人的简单,无需把观念看得太神秘。 考虑到是用视频和清晰的图像进行讲解,这样的课程比在教室里简单的播放PPT或者仅仅倾听声音更加能够让你了解作品的内容,对于绘画知识的掌握来说,了解图像和记住那些重要的细节本身是至关重要的,这样你可以在之后有一天对原作进行很好的复习甚至对话。 今天的视频技术可以让我们有机会进行很好的交流与对话,当我们有什么问题需要沟通时,我们课程将提供这样的机会,即便你在天涯海角或者更隐秘的地方都能够参与对话。 希望我们能够在“十课”中相互认识,共同对绘画对艺术靠近。实际上,这就是我们之间灵魂相遇的一次机会,就像我们共同面对上天冥想时的那番恬静而融为一体的心境。




图片来源:陈丹青老师在《局部3》收官直播中,推荐吕澎老师的课程《视觉的震撼》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

0条评论

    杨冬江:人工智能时代 设计教育如何因时而变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作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鲜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0评论 2024-04-03

    两种生成性:从谢赫六法到人工智能六法

    如何阐释当代人工智能的生成性逻辑,是2023年以来最为关注的社会议题。学界现有阐释主要将人工智能的历
    韩涛,何理达 0评论 2024-04-02

    曹汛: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

    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Lin Huiyin’s Cover Design of&
    曹汛 0评论 2024-04-01

    林徽因:敦煌边饰初步研究稿

    今天是林徽因教授六十八周年忌辰,《建筑史学刊》公众号特别刊发原载于《建筑师林徽因》(清华大学出版社,
    林徽因 0评论 2024-04-01

    王凯飙:中国描金工艺与日本莳绘的比较研究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漆器文物中有大量黑地金髹纹样的漆器,有传统描金器物,也有清宫仿制的仿洋漆,如黑漆描金
    王凯飙 0评论 2024-03-28

    让幸福可见

    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幸福是生命的终极目标。我们之所以也追求其他目标——财富、荣誉、权力、健康、美貌等
    陈正达 黄倩 0评论 2024-03-20

    金浪:消除烦闷的审美方案

    五四运动中学生上街游行摘 要 迄今对中国现代美育运动的考察,多注重思想层面,却较少关注其与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周施廷:丢勒的几何学——德意志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开始

    丢勒 《圆规直尺测量法》中的“测量装置图” 1525 木刻版画&
    文艺研究编辑部 0评论 2024-03-18

    “设计文化”视域下的“文化设计”:中国传统造物方式现代转译的辨析与探索

    内容摘要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语境下,为了探索如何构建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立场的当代造物方式,本文针对当前理
    张明、贾路思 0评论 2024-03-18

    人工智能与艺术创造的危机

    德国观念艺术家博伊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说“人人都是设计师”。他们想
    周博 0评论 2024-03-17

    “在生命中绽放——朱乐耕环境陶艺特展”研讨会纪要

    2024年1月21日,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与SAC东南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在
    艺术中国 0评论 2024-03-06

    韩子勇:从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看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从内容形态上,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中华文化对“中国
    韩子勇 0评论 2024-03-01

    作为字体排印的程序——《整体性字体排印》

    1946年,马克斯·比尔[Max Bill, 1908–1994]在《瑞士图文传播》[Schweiz
    卡尔·格斯特纳 0评论 2024-02-07

    中国古代茶叶包装形态及包装设计嬗变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非常悠久的产茶和饮茶历史。《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
    吴余青 、陈培瑶 0评论 2024-02-01

    祝帅|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的历史传统

    在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以下简称《学科目录》)中,“艺术学”一词既指学
    祝帅 0评论 2024-01-29

    艺术与设计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